当北岛去年3月在为新产品「豆瓣时间」准备自己的首堂诗歌课时,或许没人能预料到,这款主打文艺牌的社区在不算长的时间内又有了新动作。
如果说「豆瓣时间」设立的初衷是想要极力挽救文化迅速贬值的现状,那「青椒学院」的诞生则告示着知识付费的新一轮升级与蜕变。
或者说,当碎片化不再可取的时候,一些新的萌芽开始绽放。
哪怕是在公认为「资本寒冬」的当下,知识付费领域存量市场的搏杀仍然日趋激烈, 减少行业受到冲击的因素除了随着数字化在平台中的普及带来的使用场景解放外,更多的是消费者们无处安放的焦虑,即便知识付费的概念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的时间已经不算短了,但焦虑贩卖的手段在许多平台上仍然屡见不鲜。
无论中国的教育里能够查阅到多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道理,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一条条看似是捷径的道路依旧是人们最大的心魔。每年拿出相当一部分收入用于知识付费的人并不算少,但多数情况下,散落在记忆中各个角落的碎片始终无法拼凑成一块能够为自己所用的版图。
基于此背景,「体系」于知识付费领域中的地位显得愈发重要了起来。
自互联网面世至今,大多产品的产品形式都是先由作为少数人的开发者决定,在产品普及后再形成多数人的习惯,由小众走向主流,虽然这个过程中所做出的适当调整或许来自于用户,但整体模式的可行性已经被验证过了无数次。
知识付费便是其中之一。当2003年7月美国新闻学会媒体中心首次公布「自媒体」概念时,网络账号拥有一套完整体系的「内容」在彼时看来尚且是一件无比新鲜的事;当2016年各大知识付费平台悄然崛起时,人们也不会想到这只蝴蝶的翅膀居然能在互联网中掀起如此大的风暴。
同样,现今许多人对于知识付费的认知仍处在误区,「知道」不等同于「知识」, 焦虑驱使下的碎片化学习只会让自己产生知识的财富幻觉,即便很多时候贩卖焦虑在商业角度上讲仍然可行,但浑浊的现状预示着知识付费领域很快将会迎来又一次升级。
逃出由来已久的碎片化学习舒适区固然困难,但随着对知识付费概念认知的不断进步,人们不但愿意花钱看到自己想要了解的种种知识,更希望融会贯通将其变为切实能为己所用的体系,而不是仅限于「知道」的层面。
行业一番欣欣向荣的景象背后,是碎片化正在逐渐丧失优势退出舞台的悄然而至。豆瓣或许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才在「豆瓣时间」诞生还不足两年的今天,适时推出了同为知识付费领域的产品「青椒学院」。
这也象征着从文艺范到学院派的位移。
罗振宇曾用产品经济和体验经济解释过如何发现个体差异并善加利用,现实生活往往不再允许自己像回到学生时代一样悬梁刺股十年苦读,于是软知识在近年迎来了一波红利,相比昂贵的时间精力成本,人们在很大程度上似乎更乐于用得体的风花雪月进行自我麻痹。
智能手机的数字革命使知识付费应用场景得以解放,相比繁冗严肃的传统学习方式,随时能够掏出手机用音频为自己充充电的行为显然在执行难度上完胜前者,这是知识付费行业兴起的前提,同时也符合互联网轻松愉悦的氛围。
但问题在于,焦虑从未消失,反而在不断扩大着自己的疆土。
与市场上高调打广告,买IP,入综艺的其他知识付费产品不同, 豆瓣时间曾经默默推出了一系列诗歌课,小说写作课,甚至是歌词课。众多的豆瓣网友受益,也不乏有人出书,有人出名,有一个豆瓣网友蔫小坏,通过学习豆瓣时间的歌词写作课,打卡作业活动被王菲的词人姚谦先生选中,后与好妹妹乐队合作,为后者提供了年度热门传唱的单曲《如期》,正式出道。
很多人评论豆瓣低调。事实上,此前「豆瓣时间」曾将自身的风格和盘托出:150分钟,数万字的篇幅涵盖着一门基础学科从空白到入门的所有内容,它符合当下年轻群体的快节奏生活,缩短了用户在选择时所花费的无意义时间,又将付费的知识量化后更完整地交付到用户手中。
「青椒学院」在保留这些元素的同时,打出了一张前所未有的学院派手牌。继想要改变宏观经济飞速发展下挽救再也无法与其媲美的文艺价值后,豆瓣又将目光放在了学科教育的另一层赋能上。
「青椒」在互联网词汇中的含义本身是中性的,它特指那些即将面临事业、家庭等种种压力的高校青年教师们。而颇有意思的是,这个词汇放在今天看来,在某种程度上像极了多年前人们对于首批混迹豆瓣的「文艺青年」群体的认知,不同的是,后者更为小众,而「青椒」们将会成为高等教育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
比如这次豆瓣时间「青椒学院」中知名“青椒”常江,他是清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82年生人却已是博士生导师 ,近年在媒介领域频频抛出颇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清华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陈昌凤评价他:不仅通过一系列高质量的研究赢得了国际、国内学界的广泛认可,而且既有理论的前瞻性,又有高度尊重日常生活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