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日5月13是母亲节,作为逢节必追,热点必抢的各大品牌商来说,母亲节毫不意外的出现了扎堆营销的盛况。
“妈妈经济”引发各商家追捧,让木木不由得感慨:妈妈很忙。
移动互联网快速崛起的今天,互联网产品想要脱颖而出,不仅要拿出一部分资源去尝试营销,更要将营销作为主体去做。
但尽管母亲节本身关注人数众多,如果营销不能创新致胜,还是会面临节日营销疲态的局面。
借势母亲节做产品宣传的案例众多,但真正能火起来,或者让人一直记住的却没有几个,这是为什么呢?
从营销的角度来看,越来越无趣的内容和单一的方式是母亲节营销疲惫的重要原因。
内容相似、营销扎堆、流于形式,不仅商家没了激情,消费者早已审美疲劳。
点开各品牌主的借势宣传图文,其母亲节有三种形式。
一部分就是线上各种晒网友对母亲的问候,难怪大家调侃,中国最多的孝子在朋友圈。
另一部分就是各商家的促销信息,找了个节日噱头打价格战,跟母亲节的关联并不大。
还有一类是一篇篇雷同相似的感恩图文。刚开始用户会转发分享,但年年旧文翻新的炒作,让用户的泪点越来越高,分享的欲望越来越小。
原创度的丢失,让情感营销面临窘境;品牌不能展现温情,用户自然也不会有温情回应。
除了以上因素外,再来看看一些从西方传进中国同时品牌营销比较重视的节日:
这些节日名称一列出来,大家心中就会有相应的节日必备产品浮现。
圣诞节围绕圣诞树、圣诞帽、圣诞礼品,各大品牌可以大作文章;情人节对于爱情的营销更是不必多说;万圣节最近几年也是越来越热闹,万圣节舞会也越来越盛大。
不仅仅是因为商家热衷借这些节日营销,而是这些节日在中国以狂欢为主,很有仪式感,自然是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喜爱。
传统的中国节日和西方的感恩节、母亲节、父亲节等等,其实都略有雷同,但因缺少西方节日的仪式感而总是显露疲态。
一个具有温度的节日,那么营销方式和营销内容也应该有温度,有仪式。
把感情植入营销,才能够引起消费者的关注及参与,因此要根据自身品牌来量身打造营销形式,这就要求营销提高原创性。
创新制胜的发展原则也非常适合互联网营销,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的变化是多方位的,所以互联网营销要从各个渠道切入消费者的心理。
海报、H5、利于转发分享,短视频形式让输出的内容更加灵活、生动,这些现代感强烈的营销手段可以帮助品牌主从多方面展示品牌优点,也能更好贴切用户的喜好与情感需求。
生活需要仪式感,情感也需要通过仪式来表达,希望这个拥有温情的母亲节,能拥有属于自身节日的仪式,让人们从中释放情感,学会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