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网络舆情的发酵逻辑

反思我们所处的互联网时代,新闻与观点之间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新闻在网络上的扩散过程和公众舆情的形成过程几乎不存在时间差的交织关系。不可否认,互联网为每个人及时性的平等发声搭建了平台,普通民众不再只是信息和观点的“接收者”、“消化者”,但近年来在热点事件的发酵过程中,“网络暴力”以及“观点极端化”的现象愈加严重,引起社会及学者的广泛关注,是什么造就了网络舆论的“极端化”、“碎片化”?不同主张及新闻视角之间又存在着怎样的博弈逻辑?本期推送将呈现韩国学者Kyungmo Kim等2015年发表于The Social Science Journal上的相关分析文章,以2011年轰动韩国的“法官脸书炮轰总统”事件为研究对象,文章分析了网络舆情的发酵过程,结果表明集群化、极端化和碎片化是网络社会中舆论发展的三个趋向,能否始终保证内部观点一致性,以及能否引发更大范围的大众共鸣是参与话语权争夺的各立场方能否制胜的关键。网络舆情-

引 言

网络舆情,在大众传播时代,媒体是新闻的提供者,公民是新闻的消费者,因此新闻传播与舆论发酵是一个有先后顺序的平行过程。传统的新闻传播及公众舆论研究指出,新闻通常来说是能够影响公众观点的不可变信息,是客观存在物。但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媒体与公众之间“提供者”与“接受者”的单向关系被打破,网络资讯被视为是新闻和观点的结合物,并被概念化为 新闻或者主张。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使得对网络资讯扩散全过程的观测及分析成为可能。本文选取2011年轰动韩国的“法官脸书炮轰总统”事件为分析案例,展示了大众传媒、国家精英以及韩国公民之间是如何围绕这一事件展开互动的,同时也探讨了各派观点之间是如何竞争以夺取网络话语权的。研究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围绕这一事件的各种网络声音进行归纳探究,重点关注不同网络声音相互之间的引用情况,以分析不同观点的集群效应和竞争模式。网络舆情-

文献回顾

网络舆情,在展开具体分析前,作者首先结合既有文献对互联网生态中的新特点进行评述,并由此提出本文关注的焦点问题和研究假设。网络舆情-

1:

新闻传播路径的变迁

受大众传媒时代新闻传播的单一路径限制,学者对公众舆论观点的收集主要依赖于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询问被访者关于某些热点问题的关注及看法来收集数据。但问卷调查本身存在的“调查者”思维的局限性却制约了其在网络舆情路径分析中的应用。最为突出的问题在于:首先,问卷调查通常收集的是被访者对调查者所列出的某些“过时”热点的看法,主要依据的是被访者的“记忆”,但由于人们对于新闻热点的感知往往是转瞬即逝的,因此这种“事后回忆”很有可能产生偏误,受被访者再加工的影响而并不能代表其当时的真实想法。其次,问卷调查涵盖的社会热点并不全面,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新闻偏好,因此调查中询问的热点事件对被访者而言可能正是信息盲点,或者正是最为关注的焦点,这样就造成了对新闻及舆论传播路径的分析并不能客观反映社会整体情况。而互联网新闻与公众舆论之间呈现的则是截然不同的互动扩散形式,且信息爆炸强化了热点新闻的“瞬时性”,因此问卷调查显然不再适用,但互联网对用户痕迹的实时记录所形成的大数据网络则为客观描绘热点事件的舆论形成路径提供了可能。

2:

平台多元化及互动持续性

网络舆情,公共舆论产生于公众对于热点话题的讨论互动中,而互联网发展的多元化平台则为互动的持续性提供了可能,在舆论发酵的过程中,各方观点为了赢得话语主导权而不断互动、争辩 ,以个体身份投入热点讨论中的网民通过支持或反对某派观点而成为“公众”一员,同属一个观点阵营的公众之间通过强化“共同认知”来巩固团结,并形成“向心力”与不同阵营观点进行对抗。这样的过程中,每个个体对于热点事件的认知在集体意识的熏陶重构下变得更为极端,从整个舆论局势来看,则呈现出鲜明的阵营特点。那么,哪种观点阵营能够在舆论混战中赢得话语权优势?传统研究中认为政治精英,例如政府官员、政治家以及传媒是事件舆论的主导力量,而普通大众只是新闻观点的“被形塑者”,但互联网却使得这些“被动接收者”有了自己的表达渠道,尤其在自媒体蓬勃发展的当下,传统主流媒体的信息及话语权优势不断被削弱,因此舆论走向变得更具不确定性。

结合这样的特点,作者指出本文的第一个研究重点将对“关键性参与者在热点事件的舆论发酵过程中是如何互动的?”进行探究。网络舆情-

3:

网络民意的“极端化”和“碎片化”

网络舆情,关于网络民意动态演变的研究进一步指出,首先,网民倾向于选择性地呈现自己同质性观点,而尽量避免表露出异质性观点。第二,通过这种站队式的重组,公众意见开始分裂和锐化。结果,各种观念的支持群不断强化自身观点,这就导致其观点相较于之前更加极端。从过程上来看,舆论观点的集群与极端化是相辅相成;但从内在机制上来说,针对热点新闻的个人观点与群体规模上的“民意”之间却是不能混为一谈的。遗憾的是,过往研究大多忽视了这一点。为此,作者指出本研究的策略是:检验从某一新闻/观点到另一个新闻/观点扩散网络的引用流(citation flaw),即用户针对特定事件发表意见时会选择引用哪些素材。这里,引用关系表明了信息和主张的共享性。引用网络尤其展现了某种观点是如何在一个交流群体内扩散的。正如极端化理论中所说的,单个用户的新闻/观点或许会与类似的新闻/观点集合为伍。因此作者提出的一个假设是:新闻/观点的发布者更有可能去引用同质性问题下的同质性观点,而不是不同问题框架中的观点

其次,对引用网络的分析也可以检验用户对特定公共议题的讨论是否是“碎片化”的。这就意味着,不同主张的观点之间事实上并不存在真正意义的“互动”,并不会真正去聆听和反思对方的主张。既有研究认为,人们倾向于群内互动。但不同的内群体互动模式应该是多样的,尤其当这种群内互动与舆论话语权的竞争密切相关时。由此作者关注的第二个研究问题是:不同的内群体(in-group)互动模式与舆论话语权的争夺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案例回顾

事件要素:1、2011年11月22日执政党不顾民间及反对党的坚决反对,在国会强行表决并通过了争议极大的韩美自由贸易协定(FTA)。2、韩国政府试图对社交网络(SNS)进行实时监管,以监控反对派攻击政府的政治意图;

事件导火索:22日当天,韩国首尔北部地方法院的徐基镐法官就FTA事件在自己的脸书上留言,称“骨子里亲美的总统和通商官员出卖了百姓和国家”。得到了超过12位同僚的点赞支持。虽其后删除了留言,但法官痛斥总统的特大新闻不胫而走,并由此引爆长达5周的舆论热议。最终,舆情以对国家公职人员的“道德审判”立场的胜利而结尾。

分析策略

1、数据收集:包括事件持续的36天内韩国所有社交网络(SNS)平台上发布的相关言论、新闻等。共收集到超过2900条数据信息。网络舆情-

2、数据处理:在过滤掉复制言论及重复报道后,数据被按照“发布时点”、“扩散渠道类型(博客、传统媒体、社交网络、政府网站)”两大分类指标进行了归类整理。由于研究的核心要素是各条言论信息之间的“引用关系”,因此在正式分析之前,作者利用学位论文检测系统对数据进行“文本相似性分析”基础上,建构起了网络新闻的扩散网络,。由于该网络并不适合价值链的非正态分布,因此在分析中,作者将引用强度简化为二分变量(引用为1,未引用为0),

3、分析方法:网络分析法。包括两个步骤:探索性网络分析(即网络收缩和弱成分分析)、验证性网络分析(即指数族群随机图分析ERG)。

分析结果

 

图1绘制了新闻/观点扩散的整体模式。本研究将线下主流媒体对法官脸熟留言的首次挑衅性报道看作是种子新闻(seed news),作为研究的始点。在热点的发酵过程中,存在四种基础性的子话题,分别是由激进派(反对党、活跃网民)发起的“反对网络监管”、“批判主流媒体偏见”和由保守派(政府、主流媒体等)发起的“对法官践踏职业操守的批判”、“对国家法律权威没落的痛惜”。四种立场各执一词对事件性质进行解读并对对方观点进行持续性的抨击,各方立场在公众中的影响力对比正如图1所示。网络舆情-

保守派何以获得胜利?

网络舆情,从趋势图上可以明显看到,以保守派操纵的“道德批判”话题和“国家权威没落”话题获得了更多转述和引用,成功地将公众议论的焦点吸引到对法官公开发表争议性政治言论是否违反了职业操守,以及法官此类行为是否将威胁韩国法律体系的权威及合法性的道德讨论上。从内容分析中可以看到,由于保证了内部观点的统一性,即保守派的每一次公开言论均紧紧围绕韩国社会最为看重的“职业道德”、“国家权威”阐发观点,牢牢抓住了公众的“正义感”、“道德感”和“爱国情”大作文章;同时保守派有组织地对同质性观点进行不断引用和深化,通过持续性地大规模覆盖,成功“说服”了摇摆网民的加入,从而将舆论焦点的话语主导权收入囊中。相比而言,激进派的前后观点之间关联性较小,且并不注重内部观点间的反复引用。

事实上,无论是激进派还是保守派的言论主张,在对事件的解读上都带有明显的目的性和片面性,任何一方的观点均不能客观反映事件本质性质,但换个角度想,公众对网络热点的关注,并不完全出于“了解客观真相”的目的,更多时候,我们只是为了去寻找“共同看法”,或是依附于“觉得有道理”的立场,而在这样的过程中,为了证明“我所认为的是正确的”,观点间展开角逐势必会导致网民个人观点的日益碎片化和极端化,从整体层面来看,便是立场之间鲜明的阵营对抗格局。在本研究中,作者通过网络分析方法,揭示了获胜立场通过持续而大规模地同质性观点引用,达到占领版面赢得话语主导权的制胜奥秘。网络舆情-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网络舆情的发酵逻辑  舆情  舆情词条  发酵  发酵词条  逻辑  逻辑词条  网络  网络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