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32+ 职业:创业
坐标:东北 收入:年入百万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东北人,父亲是国企干部,母亲是学校老师。传统的家庭教育下,让我顺理成章地回到国企,成为了一名”光荣”的石油人!可惜,我虽然享受到了改革开放的春风,却没有体验到国企体制改革的红利。混日子、熬资历的顽症让人倍感煎熬,出走成为了无奈背后的必然选择。
从基层实习生岗位到机关副科级干部,从意气风发到苦熬资历,开启副业成为必然选择
大庆油田,曾是让全国人民都很羡慕的”金饭碗”,研究生刚毕业,我就回到油田,成为了一名化验岗位的基层实习生。按照正常的发展轨迹,实习满一年后,才有机会通过考试竞聘技术员,担任技术员两三年后,可以竞聘副队长,从队里到矿里,矿里到厂里,厂里到油田公司机关,就算每一步都顺利提拔,也要8~10年的时间,经历五六个岗位的历练,才能进入油田公司机关。
可是我却在实习不到3个月的时候成为了代理技术员,1年时间担任副队长,2年时间调到矿机关,3年时间越级提拔到公司机关。
而这一切的背后,都是因为我不愿认命地积极主动!
实习期间,因为全是额外帮手,大家工作都很清闲。同期实习的几十名毕业生,多数都会选择打游戏、看小说消磨时间。
当时我发现整个化验室十几台高端仪器设备竟然没有标准化操作手册,所有的操作流程都是靠大姐现场演示口口相传。
于是,我就开始梳理操作流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整理完了2万多字的操作手册。
同期,因为一次上游环节爆氧设备故障,导致我们用来化验的污水水质不达标。我在实验过程中意外发现通过将污水加热到35度,可以实现类似爆氧效果。
在积累几十次化验数据后,我撰写了一份实验报告。
终于,厂领导来检查化验室的时候,我将操作手册和实验报告”巧妙”地展示给了厂领导。
在厂领导的推荐下,我得到了第一次代理技术员的晋升。技术员工作期间,我将全油田首例试点”注聚冷输井”的冬季管理水平提升到历史新高,为队里节省了几百万的热洗、电解、作业费用。第一年竞聘考试,我取得了副队长序列第一名的成绩,从代理技术员成为了正式的副队长。
1年时间,得到了第二次晋升。
受到父亲影响,我在副队长工作期间,也在进行宣传稿件的投稿,将队里的典型人物和管理经验投在当地石油报上,陆续刊发了7篇文章。担任副队长不到半年,矿里宣传干事提拔到了厂里,同期回来的这批年轻干部,我是唯一一个在宣传上提前下功夫的,岗位机会也自然落在我的头上,得到了第三次晋升。
到了宣传岗位,小到本地报纸150字内的豆腐块加1分,大到国家级中国石油报一版1500字综合稿件加18分,每篇文章都有了属于它的”价格”。功夫不负有心人,年底评比时,我用9个月的时间,实现了年度个人排名全厂第一,领先第二名一倍以上的分数。
有了全厂第一的光环加持,当时公司机关工会有人调整到了组织部,工会副主席在全油田范围内选了3个人面试,其中就有我一个。
我用3天时间学完了历年领导讲话报告和组织建设相关基础知识,码了2万多字的学习笔记,终于通过了面试,进入了公司机关。
到了公司机关接触顶层设计后,全新的业务、严苛的标准,第一年很新鲜,第二年也不错,可从第三年开始,问题就出现了!
之前的岗位中,都有一定范围内的竞争评比,排第一就能有机会晋级,目标路径十分清晰。
到了顶层机关后,一个萝卜一个坑,不再有竞争排名,成绩很难被量化。比没成绩更要命的,是没有岗位空缺,你就只能等着。
等着领导退休,等着同事提拔,等着不知道什么时候到来的机会……关键的是,这个机会不是自己能左右的。发现情况无法改变后,我意识到,既然体制内看不到希望,那就只能寻求体制外的机会。
终于,借着县区药店GSP认证,必须安装药店管理软件的政策东风,我开始了副业尝试!
从几千块小单到十几万大单,主业干一年抵不过副业三个月
开启副业,最初的尝试阶段十分熬人。
工作日要正常上班,周末还要坐火车去谈客户、装软件、做培训,周日晚上再坐火车赶回来。这种全月无休的状态,一直持续了大半年。运气蛮好的是,跑市场的第二周,就有了第一个客户。
500元的软件成本,3200元的安装价格,没有场地员工的固定成本,就算一周一个客户,收益也是相当可观了。
做药店软件的过程中,我发现当地有很多一级民营医院还在使用手工业务流程,繁琐、低效、错漏频出。
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我开始在网上找产品、谈厂家、学功能、做方案。
第一家1.2万元的医院订单在业务开展的第二个月就谈下来了,结果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很多棘手问题。
一是小软件Bug多。
测试的时候功能很顺畅,数据量上来后就开始Bug频发,不是数据丢包就是软件报错。1.2万的单子,整整实施了大半个月。
为了修正数据问题,在医院熬了整整4个通宵。那段时间,我俨然成为了软件厂家的编外测试员。
二是精力上难以兼顾。
这边工作日要上着班,那面住院患者医嘱用药卡Bug运行出错,夺命连环Call+远程协助一弄就是两三个小时。一面是单调重复的死工资,一面是一单大几千块利润的”金疙瘩”,没有离职的主业还必须要兼顾周全。
那段时间,身心疲惫程度远超想象。
三是标准化产品功能跟不上业务需求。
虽然用户买的只是万元级的基础软件,但功能上都恨不得跟国际接轨。
庆幸的是,面对用户的业务需求,我没有以”功能无法满足”为由搪塞回去,而是全部记录下来。
通过现有功能迂回变通,满足了用户绝大部分的功能需求,并且将操作方法梳理成了医疗行业解决方案。低端管理软件应用市场,相比品牌和价格,用户更看重的是对行业痛点的理解程度和解决方案。
有了第一个典型客户后,在当地万元级别软件的功能实现上,我完全可以吊打其他同类产品。
于是,带着成型的解决方案,我陆续谈下了2.6万,3.5万,10万的单子。单额越来越大,利润也越来越丰厚。当时三个月的收入就超过了10万块,在油田,一年到手的收入也达不到10万块。正当犯愁一级医院已经开发差不多的时候,一家正在筹建的二级医院让我找到了新的方向。
从软件到硬件,从乙方到”甲方”,终于实现年入百万
这个新客户,是一家投资5000万,面积2万平,床位500张的综合型二级民营医院。
面对这样的”高门大户”,我原本是不该抱有任何妄想的。毕竟,这种规模的医院,通常都会有严格的招投标手续,上百万的软件单额也会吸引各大软件厂家直接过来竞标。
我一个单兵作战的小型医院服务商,对方根本没有任何理由选择我。
但明晃晃的医院筹建处又实在诱人,看着每天进出的工程、器械厂家,征服欲在内心蠢蠢欲动,推翻了7稿软件应用方案后,我终于迈进了筹建办公室的大门。
在和院长及股东沟通后,我发现了一个致命的问题,也是天大的机遇!
医院三个主要股东都是房地产开发背景,就算是当过外科大夫的院长,也没有参与过这种规模医院的管理。这就导致了他们业务不够专业、精力不够投入,我讲解软件的时候明显感觉到他们根本Get不到关键信息,完全鸡同鸭讲。
但也正因为这点,让他们没有进行规范的招投标管理,没有聘用专业的职业经理人,没有科学的筹建进度管理。虽然每天接洽着数十个厂家,但定下来的寥寥无几,也让我这个行业小白有了”可乘之机”。
综合分析后我发现,相比各大厂家业务人员和授权服务商,我没有他们专业有背景和规模优势,但我可以每周甚至每天都来医院,而在成交意向不明确前,他们只能一两个月过来一次。
于是,我就开始了疯狂的刷脸模式,见缝插针地创造各种见面机会。发现股东不够专业,我就不走专业路线,他们不懂功能,我就不讲行话。
在见到第7面的时候,虽然没有定下来选购软件,但让股东对我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态度有了不错的评价。
医院当时正处于强电埋线施工的早期阶段,而软件的选型都是要内装完成、人员到位的收尾阶段,继续死磕软件,实非明智之举。
转念一想,既然强电正在施工,那么弱电肯定也要同步进行,软件我能弄,弱电同样可以搞!
带着这个想法,我就联系了分包商得到了几份报价清单,又结合报价清单的品牌规格,自行找厂家询了价。
终于在第10次见面的时候,拿到了第一份56万的弱电施工合同。开始工程施工后,才发现这里的水非常深!同样的品牌机柜,有原厂和贴牌,相同的外观,对折的价格。很多埋线、入棚的隐蔽工程,用什么桥架,穿什么管子,一米价格就能相差30%,2000多米就能差出上万块。
考虑到用户信任和经营风险,我都顶格选择了最好的材料,虽然最终成本贵了3万多块,但品质上有了保障。
除了看不见的品质,看得见的方面,我也统一做了一批天蓝色的工服,在整个医院施工现场,我们整齐划一的工服特别显眼。除此之外,我开始尝试给股东们养成定期听取工程进度汇报的习惯。
汇报多了,他们对我施工质量和用心程度又有了不错的评价。
虽然在规模、资质、实力、经验方面我比其他厂家差很多,但是信任程度上,我已经和他们拉开很大的差距。
有了弱电工程的第一单,思路也开始更加活络起来,床头呼叫设备带成为了我第二个攻坚目标。
我带着医院的图纸,开始全国范围内询价,找了10多家综合比对完,找到了一家规模和报价都比较合适的厂家。
结合院方手里的样品,我在呼叫器型号、面板材质方面做了升级,以1250/床位的价格拿下了500张床位的设备订单。
而这一单,我不用再组织施工队伍,只需要厂家负责施工,我把控质量即可,开始将模式做轻。
在多次汇报进度的时候,了解到北京一家国产气动物流设备厂商已经来过3次,图纸出了好几版,就差临门一脚。
我以相同的报价,换成国际顶级瑞士格的设备,拿下了50万+气动物流设备的第三单。小项目定完后,百万级的中央空调和手术室项目,进入到了选型阶段。
这个时候,各大国际、国内知名品牌都参与到了竞争当中,院长的桌面上都是他们的报价方案,价格从200万到600万,让人眼花缭乱。
借着这个机会,我又一次开始了跨领域学习。
从院方痛点出发,先以帮他们综合对比各家报价单为切入点,得到了所有乙方的报价信息。综合比对后,了解到各家报价差异的关键节点。
例如报价最低的美的,实际上价格并不便宜,低价背后是减少了空调外机数量。
听完我站在院方角度的汇报后,正好赶上其他厂家过来报价,院长非但没让我回避,反而让我以他外甥的身份帮他听听这些厂家都有什么猫腻,愣是将自己从乙方做成了”甲方”。
对比着各家报价做我的方案,那就不要太舒服了。
最终,我以260万的价格拿下了中央空调新风系统的大单,第二天,以同样260万的价格拿下了手术室净化的订单。
至此,整个医院已经签约+增补的项目已经达到了700万,纯利润超百万。当然,副业足够坚挺后,我也终于和家人达成了一致,在27岁那年从体制内辞职,让副业成功上位晋升主业。
正是因为一以贯之的积极主动,让我从体制内的泥潭中成功脱身,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片天地。
一直以来,就有个想法,讲述身边普通人的职场、创业故事,他们可能没有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没有腰缠万贯,甚至还在努力为生活,为房子打拼,但是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他们的故事也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故事里一定有悲伤,有温度,有力量,有触动你的某些东西,小人物,也有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