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辉球(1911.9—2003)江西省万安县人。
1928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春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8年3月参加革命工作,相当于高中文化,空军中将军衔。贫苦农民家庭出身。少年时学徒做工,1927年冬加入工会,当赤卫队队员。1928年3月参加中国工农革命军第1师第1团少先队,曾任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军部司号员,中国工农红军第12军第34师100团1连党代表、连政治委员,红12军12师【第3纵队】12团机枪连政治委员。1932年5月入瑞金中央红军学校学习。1932年冬任红1军团特务连政治委员。1933年至1934年任红1军团红3军9师政治部代理秘书长,红1军团第2师司令部协理员、师政治部宣传队队长,第2师4团俱乐部主任。参加了巩固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和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一至第五次反“围剿”作战。1934年10月随军参加了长征。1934年10月至1935年10月任红1军团第1师政治部宣传科科长。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后,至1937年改任红1军团2师政治部宣传科科长。参加了东征、西征战役和山城堡战斗。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115师343旅685团政治处宣教股股长,八路军第115师343旅政治部宣传科科长。1938年至1940年任冀鲁豫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部长。1940年任津南支队政治部主任。1940年4月至10月任鲁西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兼组织部部长,1940年10月至1942年12月八路军教导第3旅政治部主任。1943年3月至1944年任冀鲁豫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兼组织部部长。参加了平型关战斗、开辟冀鲁边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斗争和敌后反“扫荡”等抗日游击战争。1944年秋至1945年在延安中共中央党校学习。1945年初被增补为中共七大候补代表,4月至6月作为晋冀鲁豫代表团成员参加中共七大。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11月至1946年7月任晋冀鲁豫军区第7纵队政治部主任。1947年4月至1948年5月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纵队政治部主任。1948年5月至1949年2月任中原野战军第1纵队政治部主任。1949年2月起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5兵团第16军政治委员。率部参加了挺进大别山、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和解放大西南的多次重要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0月至1950年3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16军政治委员、党委书记。1949年11月至1950年1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5兵团政治部主任,1950年1月至1952年3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5兵团兼贵州军区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党委副书记。参与领导云、贵、川地区的剿匪作战。1949年12月至1952年5月兼任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部长。1950年5月至1952年11月任中共贵州省委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1950年6月至1955年1月任贵州省人民政府委员。1950年8月至1954年12月任中共贵州省委常委、中共贵州军区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至1953年3月)。1951年3月至1953年2月任贵州军区干部部部长。1951年7月至1955年2月任贵州省第一届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常务委员。1952年4月至1953年3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贵州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1953年1月至1960年3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主任、空军党委常委(1953年4月起)。1954年3月至1959年4月任空军党委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1959年4月至1969年4月任空军党委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1954年5月至1958年10月兼任空军政治干部学校校长。1960年3月至1968年9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副政治委员、空军党委常委,其间:1964年7月前兼任空军政治部主任。1961年3月至1966年5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党的监察委员会常务委员。1968年9月至1973年5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委员、空军党委副书记(至1969年5月),1969年6月至1971年9月任空军党委第二书记。1970年1月至1973年5月兼任空军政治部党委书记。1969年4月至1977年8月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1971年9月至1973年5月参加空军领导小组,主持空军工作。1975年3月至8月调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政治委员。1975年8月至1981年4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顾问,1976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顾问组副组长。
1955年9月被授予空军中将军衔。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候补代表,中共第九届中央委员,第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会议任中央军委委员。
2003年9月8日因病于在京逝世,享年9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