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宗槐(19158.14—1998)江西省万载县双桥乡白矛冲村人。
王宗槐,原名王永开,贫苦农民家庭出身。上私塾几个月,后当织布学徒。1929年10月加入赤色工会和赤色少年先锋队。1930年2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任赣西红6军第1纵队第2支队支队部勤务兵。同年7月红6军改称红1军团红3军,仍任勤务兵。参加攻打万载、浏阳、吉安县城等战斗。参加攻打文家市等战斗。10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月参加中央苏区首届共青团代表大会。6月任红7师政治部青年科干事。后调任红1军团第3军第9师政治部青年科科长,同年至1933年任红1军团第3军第9师政治部代秘书长。后调任红1军团第3军第1师第2团青年干事。1933年冬任红2师政治部青年科科长,不久任组织科青年干事。参加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一至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1935年6月任红1军团政治部青年干事。到达陕北后,1935年12月任红1军团教导营政治委员。1936年7月任红1军团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兼巡视团主任。同年任红1军团随营学校政治委员。1937年2月入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学习。参加“西北青年第一次救国代表大会”。全国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8月任八路军总政治部组织部青年科科长。同年11月至1941年11月任晋察冀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参加创建晋察冀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斗争。1939年7月被晋察冀军区政治部授予“模范干部”称号。1940年初当选为中共七大代表。1941年11月至1942年8月任晋察冀第三军分区政治部主任。1942年8月至1943年8月任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四军分区即第3支队副政治委员。1942年10月至1943年7月任中共井陉县委常委。参加了百团大战和晋察冀边区1941年秋季反“扫荡”。1943年8月赴延安,进入延安中央党校学习并参加整风运动。1945年4月至6月作为晋察冀代表团成员出席中共七大。10月任晋察冀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1947年9月至1948年5月任晋察冀野战军第4纵队副政治委员、纵队党委常委。1948年5月任华北军区第2兵团第4纵队政治委员。同年8月至1949年1月任华北军区第3纵队政治委员、党委书记。1949年4月至8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野战军第19兵团第63军政治委员、党委书记。率部参加青沧、大清河北、察绥、太原、平津等战役,进军西北,参加解放兰州、宁夏等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0月至1950年5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3军政治委员、党委书记(至1950年8月)。1950年6月至1952年3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组织部青年部部长(至1956年8月)。1951年4月至1952年4月任中央军委直属机关党委常务委员。1951年11月至1956年4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本部党委书记。1951年12月至1954年任中央军委直属队总党委委员。1952年3月至1956年9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干部部第一副部长。1953年1月至10月兼任总政治部秘书长。同年7月至1957年5月当选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二届中央常务委员、书记处书记。参与组建解放军政治学院。1955年评衔时,与赖传珠、徐立清、肖华负责少将评衔工作。1958年11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等军事学院政治部主任,同年12月至1968年10月任高等军事学院党委常务委员。1959年4月至1969年任高等军事学院党的监察委员会书记。1960年11月至1963年4月任高等军事学院政治部党委书记。1962年9月至1969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等军事学院副政治委员。“文化大革命”中遭迫害。1973年11月22日至1975年8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昆明军区副政治委员。1975年3月至8月任昆明军区党委常务委员。同年8月至1982年11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副政治委员。1979年4月至1982年11月任第二炮兵党委常委。1984年任中央军委派驻海军整党联络组组长。1982年9月至1987年11月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1955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是中共七大正式代表,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第二、第三届全国政协常委,第四、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著有《王宗槐回忆录》。与王平上将、易耀彩少将是连襟,夫人范景明。
1998年10月31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8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