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震宇/主编 人民出版社出版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北京7月20日电 近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史频道推出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王震宇主编的新书连载——《在毛泽东身边》。
本书结集了106位曾在毛泽东身边工作、生活过的人士的个人回忆,讲述了领袖和普通人之间发生的动人故事。这些对毛泽东的日常生活、言行举止、待人接物等“小事”的叙述,为我们勾画的不仅是一个伟岸肃立的领袖形象,更是描绘了一幅毛泽东生动真切的“画像”。
以下为本书节选。
李讷:大娃娃小爸爸
包括我的哥哥、姐姐在内,在我们兄妹4人中,我是唯一一个没有离开过父亲,并且是在他的呵护中长大的。
1940年8月,我出生在延安。在那个战争年代里,生活虽有些艰苦,但有父亲在身边,我的童年依然快乐而充满着童趣。当时我的哥哥、姐姐都在苏联,可能是父亲饱尝骨肉离别相思之苦的缘故吧,父亲舍不得我离开。我没有去过保育院,也没有去过托儿所,即便是在父亲行军打仗时,也把我带在身边。1947年3月,撤离延安的时候,我也就6岁多。过封锁线的时候,自己都不知道,困得睡着了,战士们背着我,后来把我捆在马鞍子上,就这样撤出的延安。
父亲工作起来常常废寝忘食,有时通宵达旦。如何让他多休息一会儿,常常是身边工作人员最犯愁的事。他们一次、两次、三次地提醒让父亲休息,有时父亲的思绪被他们打断,心中也烦,这时我就成了工作人员动员父亲休息的一个绝妙的法宝。看到父亲实在太累,他们就把我找来,把我推进屋,他们也在旁边劝。父亲喜欢孩子,在这样的情况下,经常放下手中的工作,出来散散步,活动一下身体,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晒晒太阳,让他的大脑休息一会儿。我记得我最早学说话就是“爸爸散步去”。父亲进城后,有时还向我提起,说我小的时候就会说爸爸散步去。
有时父亲出来散步,扭扭腰,背着手走路,我们一帮小孩就跟在他身后学,父亲装作看不见,扭腰的幅度加大,我们也跟着做。父亲突然一回头,装作要抓我们的样子,我们一哄而散,四下奔跑,父亲看罢,哈哈大笑。父亲有时候对小孩子的事情还很感兴趣,比如我们小伙伴一块盖个房子什么的,他不忙的时候也出来帮忙,帮我们弄个窗户,引个水渠什么的,常常是两手沾满了泥,挺投入的。父亲带我散步的时候,有时也教我念些古诗。在我稍大一些后,也教我读些古诗,比如“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之类的。在我十岁以前,没上过什么学,都是父亲、母亲还有工作人员教的。
在延安最艰难的岁月里,我们每天只能以黑豆、山药蛋充饥,但我并没有觉得苦。大家都一样,大家的情绪、革命的热情都非常高。我也和大人们一块,到食堂去打饭、排队,好像自己也长大了,变成了大人。能为前方分担一些困难,觉得很高兴,很自豪,很开心。有一次我听说吃黑豆,牙齿会变黑,就跑去问父亲,还露出牙齿给他看。父亲听后开怀大笑,把我搂在怀里耐心解释,告诉我黑豆营养丰富,不但不会使牙齿变黑,反而对身体有好处。
我很小的时候,两三岁吧,只能攥着他的一个手指头,拉他去散步,后来我逐渐长大,能够拉着他的两个手指头,再后来就拉着他的三个手指头,再后来就拉着他的整个手,我就是这样慢慢长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