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毛泽东和他青年时期的老师徐特立在保安。
1950年6月,毛泽东和青年时代的教师符定一交谈
1959年6月,毛泽东和他少年时代的启蒙老师毛宇居携手而行
埃德加·斯诺在《西行漫记》中记述了一段毛泽东自述少年时代的经历:“我开始很想到长沙去,听说那里是个大城市,……我很想到长沙一个专门为湘乡人设立的中学,在那一年冬天,我请求一个高等小学教员介绍我到那里去,他允许了……”这个教员是谁?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档案馆里,保存着这样一封毛泽东的亲笔信:“人惕、人价二位同志:一九六二年七月十四日来信收到,惊悉有晋先师因病逝世,不胜哀悼。谨此致唁。毛泽东 一九六二年七月十九日。另奉薄仪一份,聊助营奠之资,又及。”有晋先师就是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已故教授张人价先生的父亲张有晋(张人惕是张人价兄长)。
1910年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坐落在湘乡县城涟水之滨、幽雅、古朴的东山学堂里,来了位年方17的英俊少年,高挑身材,农家装束,他叫毛润之。
东山学堂是名学府,就读学子绝大多数是富家子弟,同时东山学堂有规定不收外县学生,且当时入学考试时间已过。美国传记作家R·特里尔著的《毛泽东传》中记载:当时毛找到校长,要求能够让他在此念书。他的镇定引起了校长的兴趣,为了进一步考察他的才智,校长破例给了他补考的机会,命题“言志”。毛润之接过试题,想起了离家时写的《呈父亲》“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联想到排除阻力的艰难,遭遇讥讽的愤慨,长期积蓄的凌云壮志……顿时千言万语涌上心头,他奋笔疾书,一挥而就。校长接过一看,只见那字里行间无不跳跃着为救国救民而学的宏愿。校长连说:“好,好,栋梁才!”当晚,校长和麓村先生(即张友晋)在教职工会上就立主打破不收外县生的陈规,破格录取了他。
毛润之如愿上学了,恰巧麓村先生教他算术课。毛润之从来没接触过算术课,但他勤奋好学,加上麓村先生悉心指导,成绩提高很快。东山学堂实行新法教育,效仿西方新学,力求先进。毛润之很好学,在那学到了许多新知识。麓村先生不只是关心毛泽东的算术课,还关心他国文方面的进步。即使到几十年后,麓村先生还记忆犹新地对后辈说:“毛泽东那时已练就一手出色的文笔,在东山曾写过命题为《救国图存论》《宋襄公论》等文章,国文老师极为赞赏,下批语道:‘视似君身有仙骨,寰观气宇,似黄河之水,一泻千里。’”
1911年春,麓村先生又推荐毛润之进入湘乡驻省中学读书。
从韶山到东山,从东山到长沙,少年毛润之大长了知识,大开了眼界。但在这关乎毛润之发展前途的重大转机时期,都有麓村先生的重要提手。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毛泽东离校参加新军。革命失败后,他又辗转到湖南第一师范读书。而麓村先生又正巧在该校任教。再度重逢,师生情谊更加亲密了。麓村先生这时更加关心毛泽东,他对当时的毛泽东的组织演讲才能印象颇深,解放后到了北京他都还记得,他说:“那时候第一师范成为长沙学生运动的中心。每当集会,各种主张争论不休时,只要毛泽东一到,全场随即就静下来,他往往三言两语就抓住问题的要领,简明地分析归纳大家的意见,集中形成共识,并立刻见诸统一行动。”1918年毛泽东辞别恩师赴京筹备留法勤工俭学,从此中断联系。
1949年,毛泽东在天安门上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当时在妙高峰中学任董事长的有晋先生便驰函毛泽东祝贺。接到恩师来信,毛泽东无比高兴,并亲笔回信:“去年十二月十九日赐函诵悉,远承教益,极为感谢!谨此奉复,敬颂道安。一九五零年四月十日。”
之后不久,长沙教育界知名人士聚会纪念思想家王夫之,成立船山学社,建纪念馆,商讨请谁题额。有晋先生又致函毛泽东赐墨。主席欣然命笔题字“船山学社”,并复信老师“未知可用否?”
1952年,有晋先生因赋闲在家,便写信给毛泽东表示想到解放后的北京观光。很快,中共中央统战部即寄200元邀请老人进京。
7月底,老人抵达北京,毛泽东秘书田家英接待安排老人住在前门外的惠中饭店。
8月18日下午,有晋老人等在秘书陪同下来到毛泽东家做客。毛泽东笑容满面地迎接了他们,并和他们一一握手,然后宾主依次步入堂内,主席陪有晋先生坐在正面沙发上。主席询问了当时湖南的社会形势,并征询老人对国家政策的看法。老人表示拥护土地政策,并谈了对唐朝均田制的看法,毛泽东听了非常高兴。毛泽东与有晋先生一起回忆了师生相处的日子,他激动地说:东山和一师的学习,对我影响很大。我的知识和学问是在一师打好的基础,我很感谢诸位老师。最后毛泽东问有晋先生还想不想教书。有晋先生如实相告:“年事已高,教书已力不从心。”饭后,宾主一起来到中南海岸边,毛泽东搀扶着恩师上了一艘游艇,自己轻轻操桨,两人有说有笑地边聊边游中南海。
不久,有晋先生接到由周总理颁发的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聘书,老人从此定居北京开始了人生新的旅程。
有晋先生安顿好不多久,天气渐渐凉下来。毛泽东又派秘书为老人一家四口添置新的冬衣及床上用品。当老人一家流露出国家不必如此破费的意思时,田家英说:“这是主席嘱托办的,是用主席的稿费支付的。”后来毛泽东还把他自己穿过的呢子大衣和帽子送给老人挡寒。从此老人每逢五一、十一等重大庆祝活动,都会被接到天安门观礼;有湖南故旧到北京,都会被接去出席作陪。
1962年7月,有晋先生病故,享年85岁。张人价教授兄弟二人便联名向主席寄去讣告。主席即派秘书送来唁函和奠仪300元,以表哀悼。(原载于《档案大观》2008年9月19日 381期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