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阿廖沙(右一)第一次来中国时,刘氏家族合影,沙发上坐的老人为王光美。 图受访者提供
刘少奇长孙一家,左一、左二为儿媳与儿子,右一为女儿,右二为妻子。 图本刊记者 大食
阿廖沙 我的爷爷是刘少奇
刘少奇家族到了阿廖沙这一代,父母和子女才第一次有这么多机会共处。从孩子出生到求学、定居异国,他们都在一起。他爷爷没有做到,他父亲也没有。
俄罗斯人阿廖沙广州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幅老式画像、一张江西地图。
房间中央的画像上,已故中国领导人刘少奇严肃地注视着我们。而在江西地图上,“安源”被一颗绿色图钉标出来,很打眼。
刘少奇是阿廖沙的祖父,安源是其早年从事革命活动的根据地。阿廖沙的父亲刘允斌就出生在安源,他给儿子起了一个中文名字——刘维宁。
刘安东,阿廖沙的儿子,一个很壮实的俄罗斯小伙子,正在电脑前写一封俄文的电子邮件,键盘上贴了一些俄语字母。“俄语有33个字母,没办法。”刘安东中文说得不如他父亲流利。老实说,刘维宁先生的汉语也不怎么样。
一位性感的俄罗斯姑娘早就引起了摄影记者的注意。她是阿廖沙的女儿刘丽达,在中国某电视台工作。
我们的到来打破了这个家庭宁静的假期。父亲、母亲、儿子、女儿、儿媳正一起用俄语轻快地聊着什么,母亲冬妮娅爽朗的大笑冲破了广州闷热的天气。
刘少奇家族到了阿廖沙这一代,父母和子女才第一次有这么多机会共处,从孩子出生到求学、定居异国,他们都在一起。
他爷爷没有做到,他父亲也没有。
1922年,长沙城,20岁的何宝珍结识了一对年轻的夫妻,妻子叫杨开慧,丈夫叫毛泽东。
她一定很高兴认识了他们,他们有着共同的信仰——共产主义。作为那个时代的叛逆女性,何宝珍刚刚被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开除,开始了在自修大学的学习。毛泽东时常介绍一些进步书刊给她,还把她的名字改成了“葆贞”。
这年秋天,一位身材高大、言语不多的年轻人来参加中共湘潭区委会议,他就是在安源领导工人运动的刘少奇。
杨开慧觉得同为革命者的何葆贞很适合去安源工作,把她介绍给了刘。
第二年,何葆贞从自修大学结业,来到了安源。
安源在江西萍乡市,当时已是江南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同时也是中国近代工业、工人运动及工农红军发祥地之一。
何葆贞和刘少奇在这里结婚,在这里有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刘允斌。
刘和毛一样,第一位妻子是传统的乡下姑娘,第二位妻子是热情的革命者。
没满一岁,刘允斌就被送回湖南老家。再见到父亲时,已是13岁的少年了。
何葆贞与杨开慧有着相似的经历。她们深爱自己的丈夫,却因红色革命的需要被迫与丈夫分离,都为了信仰牺牲在国民党的牢房里,都给丈夫生了3个孩子,孩子们无一例外地流落异乡,最后又都到了延安,也都去了莫斯科。
她们不会想到自己的丈夫日后将改变这个国家,甚至改变彼此的命运。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