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千年寂寞
1984年1月24日,初春灿烂的阳光里,邓小平和家人一起,来到了尚处于激烈争议之中的经济特区深圳。
下午5点黄昏时分,邓小平站在新建的深圳国际商业大厦22层顶楼天台,凝望夕阳和彩霞映照下的深圳新城区,然后对深圳市委书记梁湘说:“都看清楚了。”
无法知道,邓小平是否在这时就下定了开发海南岛的决心。我们所知道的是,在回到北京后,他和几位中央负责同志谈起这次考察时,提出要扩大沿海城市开放,并且明确响亮地说:“我们还要开发海南岛。”
这是一个封闭了几千年的海岛。从战国时代到清王朝,古老的中国大陆展开了一幅幅风云激荡的历史画卷,而在海角天涯的海南岛,一个个熟透的椰子从树上静静地掉下来,啪哒、啪哒,一掉就是千年。
在建立了4个经济特区、开放了14个沿海港口城市后,邓小平把开放的焦点对准了海南岛。开发海南岛,建立海南经济特区,成为他反复考虑的一个中心问题。
邓小平的设想针对的是和海南面积相当,但是经济发展远走在海南前头的宝岛台湾:“如果能把海南岛的经济发展起来,那就是很大的胜利。”同时,他更为看重的是占全国海洋面积三分之二的南海,那里有丰富的油气和海洋资源。
1987年6月12日,邓小平在中南海会见外宾时,第一次提到将海南变为特区的设想:
“我们正在搞一个更大的经济特区,这就是海南经济特区。海南岛和台湾的面积差不多,那里还有许多资源,有铁矿、石油,还有橡胶和热带经济作物。海南岛好好发展起来,是很了不起的。”
7个月后,1988年4月13日,海口市街头张灯结彩,鞭炮声四处响起,许多人手里拿着《海南日报》印发的号外,上面印着这天举行的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刚刚通过的决议:海南建省。
海南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31个省级行政区,同时也成为全国最大、最“特”的特区。
向南、向南!
“请到天涯海角来,这里四季花常开……”
这首老歌在1988年狠狠地火了一把。当时大多数发往广州、湛江的列车都因为旅客的要求在播放这首歌曲,这些旅客的目的地都完全相同:一直向南、向南,直到海南。
琼州海峡的每条渡船都挤得满满腾腾,码头售票处挂着“票已售完”,密集攒动的人头仍在不甘心地拥挤、求票、叫骂不休。焦急的人们一边咬着菠萝片充饥,一边还不忘四处打听着大特区的生意行情。
这便是当年轰轰烈烈的海南“淘金潮”,当时被称为“十万人才过海峡”。对于这些人而言,已成为特区的海南岛不再遥远、神秘,不再意味着一种不可企及的天涯尽头,而是改变人生命运的机会。
依靠政策的点化之功,这3万多平方公里的“蛮荒”之地,变成了一个对资金具有巨大吸引力的磁场。一直隔海观望的外国和香港大财团闻风而动。国内的企业家也纷纷涌向海南。最初几年,海南吸纳海内外资金400多亿元。
投资热潮催生了海南的房地产热。多少年无人垂青的“蛮荒之地”,忽然间每一寸地皮都值钱起来。当年海南地产界的名人、现任万通集团董事局主席冯仑回忆:“最多的时候有近两万家公司都做房地产,而海南整个岛才600多万人,城市人口不到100万——50人就有一家公司做房地产服务。”
“泡沫经济”成为海南房地产热潮的最后注脚,从海口到三亚,一幢幢烂尾楼成为海南最为触目惊心的“风景”。
房地产业的狂热与产业导向不明确有直接联系。建省以来,海南省先后在工业主导和农业主导、海洋经济主导、贸易主导、旅游(生态)主导问题上摇摆不定,一段时间出现几种导向轮流坐庄的局面。
海南建省之初实行“小政府、大社会”,成为中国第一个以省级行政建制全面推行市场取向的改革试验区。但随后不久,种种因素的作用,使得海南的“小政府”体制在1989年到1991年间一而再、再而三地膨胀。再加上一些干部的工作作风等,使海南体制优势和投资环境大打折扣。
如此情形,已和内陆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相差无几。李嘉诚当时和海南省领导见面,就坦率地说:从投资环境来考虑,叫我投资,还不如叫我搞搞慈善事业。
海南经济由此错过了一个绝好的发展时期。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