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邓小平与新中国民族汽车工业发展的缘源

 

  在四川广安邓小平故居陈列馆中,分别陈列着邓小平留学法国时在雷诺汽车厂做工的档案卡、还有他生前酷爱的民族品牌“红旗”轿车。这些展品见证了小平与民族汽车工业的缘源。

  两次视察一汽

  1952年7月,邓小平调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副总理。

  一到北京,邓小平就直接参与了国家建设的重大决策。1953年6月初,一汽的建设计划遇到一些实际问题,主要是提高产量、追加投资和缩短建设时间,由原定的四年改为三年。为此,第一机械工业部向中央写报告说:“四年完成就有困难,三年完成更无把握;但是如果不这样亦有若干需要考虑之处,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中央很快开会讨论此事,刘少奇、朱德、周恩来、邓小平等出席。邓小平发言同意刘、周、朱等领导人的看法,支持三年建成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的计划。会议的决定形成文件以后,毛泽东在6月9日签发《中共中央关于力争三年建设长春汽车厂的指示》,号召全国都来支援一汽的建设。

  1953年7月15日至1956年7月14日,在全国人民的支援下,用了3年时间,一汽终于建成,并生产出第一批12辆解放牌4吨载货汽车。当时的一汽,有员工3万人,技术人员数千名,还有前苏联专家,堪称中国汽车巨人。

  1958年,在全国上下建设社会主义热情高涨的情况下,各行各业都想制造出前所未有的新产品,以证明自己的能力绝不比别人差,“超英赶美”的口号响遍全国。

  一汽理所当然应走在时代的前列,因为它是中国民族汽车工业的一面旗帜。1958年5月12日,一汽人在“乘东风,展红旗,造出高级轿车送给毛主席”的口号激励下,造出了第一辆国产东风牌小轿车,结束了我国不能生产轿车的历史。全厂职工热烈欢呼、又唱又跳,为自己亲手制造了第一辆轿车而感到自豪。当时的新闻记录片是这样报道的:“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的职工们,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试制成功了东风牌小汽车,经过检验一切都合乎设计要求,职工们热烈庆祝自己新产品的诞生,随后就要去向毛主席、党中央报喜。”

  中国第一辆轿车定名为“东风”,缘于毛泽东1957年的著名论断“不是东同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当时,“东风”代表了昂扬的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心。

  1958年8月3日,一汽又开发、研制出了我国第一辆CA72型红旗牌高级轿车,装有V8顶置气门200马力的发动机,外表庄重大方,富有民族特色,再次让全国人民为之振奋。

  1958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刚结束不久,邓小平(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便去了东北。他此行的目的是宣传中央的方针政策,号召各地为完成党中央提出的战略任务而努力奋斗。作为全国重工业基地的东北,不仅要完成党中央交给的任务,还要完成支援全国的任务。陪同邓小平视察的有国务院副总理李富春、中央书记处书记李雪峰、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杨尚昆、全国妇联主席蔡畅等。

  9月18日至23日,邓小平到吉林视察,9月19日到了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他走进一汽会客厅,一眼便看见墙壁上悬挂的产品图,得知是一汽自己新近开发的新产品时,激动不已,连声说:“好!好!好!”

  一汽第一任厂长饶斌向邓小平详细汇报了一汽自1956年出车后近两年来的生产、新产品开发、质量水平状况以及干部队伍建设。邓小平听得非常认真,他一边记,一边问,还对一汽的未来发展及产量情况给予了明确的指示:“现在我们国家正处在经济发展时期,国家要进行大规模生产建设,载重车今后用量会很大,你们要挖掘潜力多搞一些。听说你们将来的产量要向10万、20万、30万辆水平发展,这很好。发展汽车工业,就得要大批量,只有生产批量上去了,价格才会降下来。”

  在详尽地询问了红旗牌高级轿车的生产开发情况后,邓小平兴致勃勃地来到了轿车装配车间。他不住地问饶斌:“红旗比伏尔加怎么样?”饶斌答:“比伏尔加高级。”“比吉姆呢?”“比吉姆高级。”邓小平喜形于色,说:“噢,比吉姆还高级,你们可以多生产。”伏尔加、吉姆和吉斯是从苏联进口的轿车,吉斯最高级,中央领导人乘坐,吉姆是省部级干部用车。

  谈到燃油问题时,邓小平说:“现在石油很紧张,能不能用其他的什么东西来代替?你们可以大胆地研究。我们国家现在红薯产量很高,它可以做酒精,可不可以烧酒精?只要不烧茅台就行。”风趣的话语,引得在场的人都笑了。

  邓小平对每道工序了解得都很认真,就连轿车前标安上没有、水箱面罩两边缝隙过宽、模具怎样开发节省资金等细微问题,都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走到车间门口,这里摆放的两台简易机床引起邓小平的注意,这是一汽依靠工人、干部、技术人员在革新活动中搞出来的。邓小平走近机床,细心地看过工人表演后,称赞说这办法好,指着机床说:“机械加工是个很复杂的过程,许多东西都是由简单到复杂,由复杂到简单的。德国现在有许多机床就很简单,但能解决大问题。”短短几句话,道出了我国机械加工工业发展的方向,也给了一汽人破除迷信、大胆革新以鼓舞和力量。

  看过红旗车间后,邓小平又来到铸工车间。当听到砂芯工部车间主任介绍采用新工艺烘干芯子可缩短一半工作时间时,邓小平连连称赞说:“这个办法好得很嘛,既可节省能源,又可减少工人在烘干炉里上下装卸的次数。这就叫多快好省。”在锻工车间,邓小平观看了车间的“三化展览台”,对工人们的创造发明频频点头。在发动机、热处理车间他看过工人们的革新成果后,还对技术人员的大胆创新给予了很高评价。底盘车间改进前后的转向器引起了他的浓厚兴趣,在生产现场,小平同志指着改后的转向器对李富春说:“改进后两个零件代替了原来的13个,成绩可观啊。”

  视察结束时,邓小平鼓励全厂干部、职工再接再厉,为支援全国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邓小平总结一汽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干部、技术人员、工人三结合大搞技术革新、技术改造的经验,又增加鞍钢改革不合理规章制度的做法,形成“两参一改三结合”经验,向政治局汇报后,被毛泽东总结为《鞍钢宪法》的一部分,作为社会主义企业制度向全国推广。

  邓小平第二次视察一汽是1964年。当时我国刚刚渡过三年困难时期,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邓小平由中共中央东北局第一书记宋任穷、中共吉林省委第一书记吴德等陪同,又一次来到一汽。这次和邓小平一起视察的有国务院副总理李富春、薄一波等。

  盛夏7月,骄阳似火。然而,汽车城却在酷暑中掀起了一次又一次大干热潮。工人们提出了“高质量、低成本、多品种向年产4万辆目标迈进”的口号。特别是轿车车间召开了技术革新现场会,号召全厂职工为实现“两赶三消,五保一提高”而奋斗。此时的红旗轿车不仅形成了生产能力,而且多次在国际展示会亮相。与此同时,一汽新开发的CA30A越野车已经正式投产。

  10日下午3时40分,邓小平等人来到一汽。一下车,就受到工人们的热烈欢迎。邓小平一汽副厂长郭力、孟少农的陪同下,神采奕奕步入主楼。一走进接待室,他就注意到墙上的两幅黑白图片:一幅是解放牌卡车图片,一幅是一汽新开发的军用越野车图片,两张图片在雪白的墙壁上显得非常光亮、突出。邓小平没想到,几年前他第一次视察一汽时提出的愿望,这么快就变成了现实。他在图片前站立许久,并不停地询问产品性能怎么样,生产状况怎么样……当他得知越野车已经投产半年多,工人们正在加紧制造,准备在国庆15周年庆典时拿出300辆向国家献礼时,激动地说:“好啊,好,一汽变化不小。”

[1] [2] [3] 下一页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邓小平  邓小平词条  工业发展  工业发展词条  新中国  新中国词条  民族  民族词条  汽车  汽车词条  
专题

 方志敏与上海《民国日报》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革命烈士方志敏,在其青年学生时代就十分关注社会、憎恶黑暗、追求光明。当时,他不仅是一位不断探求、勇于斗争的革命追随者,而且是一名思想活跃、...(展开)

专题

 毛泽东登门借书的故事

   1986年夏天,一个偶然机会,我听肖劲光大将讲了一个毛泽东登门借书的故事。细细品味,多有感慨。  肖劲光在中央苏区时,收集到《战役问题》和《战斗...(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