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建川博物馆晒宝150件藏品参评国家一级文物

  

  建川博物馆文物仓库工作人员正在对即将申报一级文物的部分文物进行整理

  

  聂荣臻用过的文件皮包

  

  在坠机现场发现的邱光华飞行日记

  一个民间博物馆究竟有多少“宝贝”?有多少称得上国家一级文物?月底,作为全国最大的民间博物馆——建川博物馆将给你揭晓答案。“民间收藏不容易,曾经我们鉴定文物是求人家来,而现在专家们则是满怀期盼地应邀前往。”近日,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正忙于梳理自己的千万件藏品,迎接国家文物局专家月底前来“鉴宝”。樊建川说,他已经精心挑选出了150件藏品参评国家一级文物,不少都是首次亮相。

  挑选藏品 接受文物专家“鉴宝”

  与几十座风格各异的展馆不同,在建川博物馆角落里有一处极不显眼的两层灰白色平房,暗红色的大门总是紧闭着,偶尔有人按门铃进入,每次都是小心翼翼地将门拉开一道小缝,侧身而过。原来这里不仅是建川博物馆藏品的仓库,而且还是研究人员梳理、分析藏品的研究室。

  走进房间,窗户全被拉上了窗帘,屋里灯光有些昏暗,整齐划一的藏品架、堆积如山的资料、一件件有些斑驳的藏品、各式各样的历史查阅工具书分布在四周。“我们从年初就开始忙碌了,每天都在这个黑乎乎的屋子里一待就是六七个小时。”四五个工作人员身着蓝色工作服,埋头整理着眼前的物品。只见他们小心搬出藏品,拿着放大镜查看细节,填写物品资料卡,偶尔翻阅一下桌旁的工具书,这些细致入微的繁琐工作都是为了月底国家文物局专家的“鉴宝”活动。

  “不少参观者都认为我们藏品以数量取胜,质量不行。请专家来评国家一级文物就是为了打消这种错误的认识。”樊建川说,目前已经从千万件藏品中筛选了150件藏品,准备接受专家的检验。

  专家意外 民间收藏也有“国宝”

  请国家文物局专家来评定国家一级文物可不是件容易的事。2001年还没开办博物馆时,作为爱家的樊建川曾在卢沟桥博物馆办过一次小型的展览。“当初带了自己300多件藏品,希望与北方的收藏爱好者一起分享自己的收藏。”樊建川说,不少抗战文物让不少参观爱家连连称赞,“建川,你这些可能都评得上一级文物了,该找个文物专家鉴定下。”不经意的一句话让樊建川顿时得到了启发。

  “民间收藏有国家一级文物,不大可能吧。有一两件二级、三级文物还有可能。”刚联系上专家,专家们的怀疑顿时给樊建川泼了一盆冷水。不过,樊建川还是硬着头皮,将专家们请到了北京展览现场。“反复看了之后,300件藏品有13件都是国家一级文物。”樊建川回忆说,专家和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鉴定后,专家激动得连饭都顾上吃,立即赶回北京汇报情况。

  有了首次的“鉴宝”经历,樊建川也越发自信起来,建川博物馆开馆以来曾两次邀请文物专家前来检验文物,而每次国家级文物专家都欣然接受邀请前往,有的还主动要求前来。

  保护文物 民间藏家也该担起责任

  廖季威的水晶印章、日本投降签字仪式请柬、侯镜如使用过的皮文件包……此次建川博物馆挑选出的150件精品除了文件类外,还有不少物件。其中以抗战、抗震救灾主题最多,这些藏品都是樊建川亲自收集而来,有的则来自抗战将士家属相赠,有的购于拍卖现场,还有的则是自己闲逛古玩市场的战利品。

  “目前建川博物馆的一级文物已经达到91件。我们还想突破百件大关。”樊建川说,文物的鉴定其实是想告诉世人收藏国宝不仅仅是国家的事情,民间藏家也该担负起责任。珍贵的藏品鉴定为文物后,就不能进行买卖,这样能更好地保存下来。

  宝贝1 聂帅抗战公文包

  展馆中有一个黑色牛皮公文包,边角有些破损,正前面有两颗布满锈迹的按扣,上面印着上海荣顺制造。一旁一张稿签纸上写着:“抗战时期父亲曾用过的皮包。”

  “这是聂荣臻女儿送给我的藏品,并亲笔题写了展品说明。”樊建川说博物馆开馆后,元帅的物品一直是自己苦心找寻的藏品。为了求得聂荣臻一件物品,自己多次飞往北京拜访聂荣臻女儿聂力。“起初肯定舍不得送我嘛。嘴皮都说破了。”经过几次寻宝失败后,今年3月,樊建川再次来到北京拜访聂力,并与其拉家常,他告诉聂力,自己不贪财,收藏就是为了能将历史见证物放进博物馆,每年有上百万的游客看。

  聊到天黑,聂力催促樊建川回去休息。没想到樊建川坐着不动,说,“你一定要送我一件聂元帅的东西,在我博物馆展出,不然我回去交不了差的。”看着樊建川坚持,聂力笑了笑答应了,称只能挑选一件物品。聂荣臻办公桌椅、眼镜、书笔……300平方米展厅里玲琅满目的藏品樊建川大开眼界,最后选了一个聂帅在抗战时用过的黑色公文包。

  宝贝2 邱光华飞行日记

  除了抗战珍贵藏品,让樊建川最骄傲的还是抗震救灾时的物品。“5·12”汶川大地震救灾中,邱光华机组成员在执行任务返航途中,因高山峡谷局部气候瞬时变化,飞机突遇低云大雾和强气流不幸失事。

  “一定要找到他们的遗物,珍藏起来。”听到消息后,樊建川当即就打报告,想去找寻机组成员的遗物。由于路途艰险,樊建川特意花了几万元聘请组织了一支长期从事登山探险的队伍上山搜寻。

  “我当时就叮嘱他们一定要多寻找纸质的物品。”樊建川说,金属类的残骸可以经历一些风雨,但是纸质的物件再也经不起风吹日晒了。

  经过三天的连夜赶路,探险队员在飞机残骸中找出了邱光华的飞行日记。手掌大小的本子,绿皮,已经被火烧得有些破损,封面签名已被雨水侵蚀,只能看见模糊字迹。樊建川说,抗震救灾收集文物就是跟时间赛跑,要是再晚点,这本日记都不知会埋在哪里。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建川  建川词条  参评  参评词条  藏品  藏品词条  文物  文物词条  博物馆  博物馆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