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逸1961年在家乡与乡亲们在一起
海经讯(记者 陈文剑 通讯员 张春水 罗海山 摄影报道)由省档案局(馆)、省委党史研究室、广西壮族自治区档案局(馆)、文昌市政府联合主办的《海南人民的儿子——开国大将张云逸生平展》,将于9月10日在省博物馆开展。日前,从北京专程回琼参加展览准备工作的张云逸大将的大儿子张远之、儿媳王婷向海南经济报记者深情回忆了张云逸大将与海南的深厚感情。
1892年,张云逸出生于文昌县头苑镇上僚下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兄弟姐妹6人,两个弟弟幼年就死于贫困。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张云逸走上革命道路,并为了这个崇高事业奋斗终身。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参加过同盟会和辛亥革命武装斗争的少数几个高级将领之一,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战争的全过程。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军衔,1988年被中央军委确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33名军事家之一。
张远之说,父亲热爱海南,热爱家乡,关心家乡。“父亲常说:‘我就是一个海南农民的儿子’,他在家中的生活习惯始终保持海南的习惯。”张远之深情地说,父亲虽然没有在海南生活,但他能讲一口标准的文昌话。在家中,父亲一直珍藏着《红叶题诗》、《孔雀东南飞》、《梁山伯与祝英台》等琼剧胶片,经常播放,以此排遣思乡之情。
1961年,张云逸在阔别家乡34年后,才回到海南。这也是张云逸解放后唯一一次回到家乡。在此期间,他会见了许多的当地干部、亲友和乡亲,深入了解家乡的经济发展和乡亲们的生活情况。他看到当时海南经济还非常落后,长期没有解决温饱问题,于是积极向海南同志介绍发展热带经济作物的经验,推广种植咖啡、胡椒,并在文昌老家亲手种下胡椒和柑橘。
据了解,张云逸非常关心海南的教育事业。1926年至1927年间,张云逸曾出资并联合本村兄弟共同捐资,在上僚下村建立了一所全日制小学。解放后,张云逸曾数次给海南的学校寄书,每次寄出六十多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