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邸
中新浙江网3月7日电 “我自小就住这里,50年了,感情很深。”昨日,市民管刚走出渝中区解放西路14号大门口,回头望了望墙上写的那个又大又红的“拆”字,眼中透出不舍之情。这处抗战时期蒋介石在渝最早官邸,一直隐于闹市,去年9月第三次文物普查中,被市文管局从民国档案中意外发现。
建筑风格中西合璧
昨日下午,记者踏进解放西路14号这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重庆行营”,斑驳大门前的墙壁上,油漆涂写着鲜红大字“拆”。
高出地面的门槛,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大门入口处全是圆角砖砌出精美花纹的石柱、窗户等。这处行营是3幢两楼一底的砖木结构建筑群,坐东南朝西北,周围有风火墙,属于典型的中西合璧的民国时期建筑。
“我从2岁就住这里,50年了,房屋结构依然完好。”管刚说,原有十余户人家住在这里,因面临拆迁,已有近半人家搬走了,“我家有40多平方米,通气好,冬暖夏凉。”记者沿木质阶梯上楼,只见楼栏杆上的大部分油漆还未脱落,屋内门板还很结实。
蒋介石在渝最早官邸
据了解,早在去年9月第三次文物普查中,市文管局工作人员就意外地从民国档案中,发现了这处蒋介石在渝的最早官邸,并在闹市中找到了它,“具有重要历史价值”。
据初步考证,这处行营大约修建于1935年底,当时国民政府颁定顾祝同为“军事委员会委员长重庆行营”主任,行营辖区包括川、康、黔、藏在内的整个大西南。抗战时期,重庆作为国民政府陪都,蒋介石最初的办公地点就设在这处行营内,之后才搬到南岸的黄山云岫别墅。
文管部门称暂不拆除
除了解放后居住在此的老居民对它感情深厚外,许多爱好摄影的网友采风时也发现了它,并纷纷在网上呼吁对其重点保护。
“这处行营遗址之前被划入了拆除红线,我们已跟相关部门反映情况,暂时不会拆除它。”昨日,渝中区文管所工作人员徐先生介绍。
昨日,位于解放西路14号的原蒋介石官邸已被打上拆迁的标记。本报记者 胡杰 摄(记者 朱阳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