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军解放拉布尔中国战俘
《法制周报》连续推出“海外发现抗战英魂遗骨”的报道后,通过采访专家、抗战老兵、劳工幸存者的回忆,并获得了一些珍贵的历史照片,逐渐揭开了一段当年中国战俘和劳工在日军南太平洋海军基地拉布尔战俘营受奴役的历史。
2005年9月3日,胡锦涛主席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国民党军淞沪抗战“八百壮士”的英雄事迹,称赞“八百壮士”是中国人民的杰出代表。胡锦涛在讲话中明确肯定了在上海四行仓库抵抗日军三天围攻的“八百壮士”,面对敌人的炮火勇往直前,面对死亡的威胁义无反顾,以血肉之躯捍卫国家疆土,是“英雄群体”,是“中国人民不畏强暴、英勇抗争的杰出代表”。历史不容忘记,当年不畏强暴、为国牺牲的抗日将士们更不容忘记。
劳工幸存者
回忆苦难经历
春节前,《法制周报》记者赴北京采访了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馆副馆长李宗远先生。李宗远先生曾经访问了两名来自巴布亚新几内亚的中国劳工幸存者,劳工幸存者之一施方舟是江苏吴江县人,他回忆,1943年他们和战俘一起被转移到上海吴淞口出发,被塞进装运牲口的舱底,原本两个星期的旅程却经过了45天,船上淡水很少,日军严格控制给劳工水喝,一些人口渴难耐,只好喝自己的尿液。中国劳工被强迫在日军基地挖山洞、储存弹药、建设要塞,为了节省供养,日军将一些生病的劳工活埋,另外一些难以忍受的劳工跳海自杀了。老人清晰记得当时被活埋的有24人。1945年日本投降,但岛上的日军却打算将山洞堵住将劳工活埋,幸亏盟军澳大利亚的军队及时赶到,施方舟和其他劳工获救。
拉布尔的战俘
拉布尔(又译腊包尔)位于南太平洋新不列颠岛北端(今巴布亚新几内亚),是盟军重要的海军基地,也是防卫澳大利亚的第一线阵地。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于1942年1月登陆并占领了拉布尔。此后,这里成为日军南太平洋最重要的军事基地之一。战争期间,日军将一批批中国战区、滇缅战区的中国战俘和劳工装船押运到这个热带岛屿的丛林中,从事残酷的劳役,其中包括死守上海四行仓库的“八百壮士”、淞沪会战战俘、中国缅甸远征军、新四军和少数普通老百姓。先后有1600多名战俘劳工被解送到拉布尔集中营当劳工,在运输途中死亡的不计在内,先后在战俘营被折磨死亡的中国战俘达653名。1945年9月,日本投降后,盟军开进拉布尔,在异国他乡幸存下来的中国战俘得以解脱苦难重获自由,陆续返回国内。1947年底,最后一批战俘和劳工被国际红十字会组织运回广州。
当年,远在南太平洋小岛上跟日军抗争的拉布尔战俘营的抗日壮士们,同样也是“中国人民不畏强暴、英勇抗争的杰出代表”。(本文图片均为历史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