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杜月笙八旬长女约旦开中式餐馆思绪不输年轻人(图)

  

  上海杜家豪宅曾是不少名人出入的地方,但相隔半个多世纪后,杜家姐妹再回到老家时早就人事已非。

  中新网2月8日电 电影《梅兰芳》中有“上海皇帝”称号的清帮大哥杜月笙不但真有其人,还有个大女儿杜美如约旦,和老公蒯松茂一起在首都安曼开了第一家约旦中式餐馆,至今四十年。连作家余秋雨,都曾在自己书中特别描写这对来历特殊的夫妇。

  据台湾《时报周刊》报道,因为电影《梅兰芳》的上映,唤起许多人对上一个世纪政局动荡不安的回忆,也让不少新生代的人,知道电影里的名伶梅兰芳、孟小冬,以及有“上海皇帝”之称的杜月笙,是真有其人。

  杜美如是杜月笙的长女,今年已年届八旬,是台湾“孟小冬国剧基金会”董事长杜美霞的亲姐姐,长年随夫婿蒯松茂,旅居于约旦安曼,并在那里开了全约旦第一家中式餐馆“中华餐厅”,一开就是37年。

  八旬老板闲不住

  知名作家余秋雨,曾在他的《千年一叹》一书,在描写约旦的章节中,特别介绍了这家中式餐馆的老板,蒯松茂。

  现年已八十好几的蒯松茂,是中国第一批到美国学开喷射机的少校飞官,一九四八年随国民革命军撤台,一九六七年时,被派任“台湾驻约旦大使馆”军事参赞兼大使助理;退休后,夫妇俩就在约旦开起餐馆。

  杜美如回忆起开餐厅的缘由,是因在大使馆期间,与当时的约旦国王胡笙熟识,而胡笙家族对中华文化又一直情有独钟,在蒯松茂退休前的一次闲聊中,胡笙问蒯松茂,为什么许多国家都有中式餐厅,约旦却没有?蒯松茂回到家与杜美如讨论后,决定退休后干脆就继续留在约旦开餐厅。

  “几年前,一直想干脆把餐厅卖了,回乡好好养老过日子,但我说那蒯老头子就有工作狂似地,每天闲不下来,什么事儿都要自个儿做,也没有个可以接班的。”杜美如虽年事已高,说起话来却是中气十足、思绪清晰,脑子动的速度一点都不输给年轻人。

  每天早上十一点,蒯松茂起床后就到餐馆去,发落里头跑堂的准备东西,然后自己跑去采买一些材料,在开店前和伙计们吃了碗面,就忙着招呼客人。到约莫下午四点半到五点间,他才会回到家来“吃中餐”,小憩个半小时候,又回到餐馆去,一直忙到半夜一点才回家。

  仍旧拿台湾“护照”

  怎么说,杜美如的母亲也是声誉不输孟小冬的名伶姚玉兰。平时在家的时候,她也会哼唱个几段,“但没有白,也没有演,这里也没有人可以陪我唱、给我问,只好自个儿摸索曲调,很多都忘了。”

  不过,蒯松茂和杜美如夫妇,在约旦安曼当地华人区名气颇大,台湾在当地的“大使”商办处代表,及到约旦参访的“外交高官”,都会到中华餐厅“拜码头”外。

  杜美如直说约旦的天气很“滑稽”,日夜温度可以差上十六、七度,但不知不觉地也在那里待了四十年。问她入了约旦籍没?她嚷着:“我才不要做阿拉伯人哩!我现在出境、回乡都还是用台湾‘护照’。”二○○一年,她再回到上海时,还办了台胞证。

  “我二十岁时离开上海老家,相隔了五十多年,才又回到上海去。”杜美如的声调低了许多,叹气的次数也增加了。“如果我们上海的杜家祠堂还在,那前面还有一个大空地,那就可以让我父亲、母亲(移灵)回老家去。”

  回想当年父亲杜月笙最气、也最遗憾的两件事,杜美如说,其一就是当年父亲资助蒋中正打日本人、打军阀,后来儿子(杜家长子杜维籓)却被蒋经国给抓去关了两个多月,气得杜月笙的气喘自此愈来愈严重,病情没再好过。

  第二件事,就是当年随着国民革命军,先退到香港后,杜月笙原本打算带着一家大小,还有一些牺牲的革命军兄弟托付的家人,约一百四十多人移居到法国去,但身边仅留下十万美元的杜月笙,托人处理护照时,政府却告知要十五万美元,杜月笙因此放弃这个念头,继续留在香港。

  决定回宝岛落脚

  一九五一年,杜月笙辞世后,杜美如的母亲姚玉兰某天接到蒋夫人宋美龄的电话,邀请她到台湾定居。姚玉兰于是带着儿女及杜月笙的灵柩坐船到台湾,并将杜月笙葬于汐止。“原以为隔几年就可以回到上海,但这一隔,就隔了半个多世纪。”

  杜美如的各房兄弟姐妹们,还健在的已寥寥可数,现在除了移居加拿大的弟弟杜维善外,在台湾的仅剩妹妹杜月霞,其它虽还有一、两个异母的弟弟在,但也没有密切联络了。上海豪门杜家,曾经在历史上的那一页风光,也终成为过往云烟。

  现在杜美如每年除了会到美国去探望大儿子和大女儿两家人外,也会抽个几天回上海去看看,“那里改变得太多、太快了,虽然我们老家的建筑还在,但已经不是我们的家了。”杜美如说,等到餐厅易主的事有个段落,她两老还是决定要回到台湾。

  随着农历年的接近,约旦餐馆的生意也变得忙碌,“以前过年时,我父亲他们每天都忙着拜年;梅兰芳都固定在年初二过生日,那些大人们就这天去那儿过生日,顺便拜年、打麻将,隔天再换到另一家去拜年、打麻将……,要一直到十八,拜年才算告一段落。”杜美如的思绪一会儿又回到六、七十年前,在那个金碧辉煌、名流穿梭的大宅子里回绕。

  “上海皇帝”

  杜月笙,原名杜镛,字月笙,清光绪14年(1888年),出生于上海县高桥镇(现为上海浦东区)杜家宅。他3岁失恃、5岁失怙,因缘际会下,他拜了清帮“通”字辈的大老陈世昌为师,成为帮中的“悟”字辈人物;后又在陈的牵线下,获得上海霸主之一黄金荣的赏识,成为其亲信,负责经营租界三大赌场之一的“公兴俱乐部”。

  因加入清帮,杜月笙参与许多抗战活动,40岁那年,声誉鹊起的他,并由时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的蒋介石亲自延请,任总司令部少将参议,从918事变到卢沟桥事变,杜月笙都在幕后筹集大量资金、军需物援;此后,其名号风行大江南北,更被誉为是“上海皇帝”。

  杜月笙与孟小冬

  杜月笙一生中,共娶了5位太太,育有8儿3女,其中,随着孟小冬进杜家的杜美娟,是孟小冬先前领养的小孩。

  1915年,杜月笙在黄金荣夫妇的帮忙下,风光迎娶元配沈月英进门,后来连着将二房陈帼英,及三房孙佩豪娶进门。

  杜月笙42岁那年,黄金荣开的黄金大戏院,请来当时的名坤伶姚家母女3人来唱戏,因而姚家大小姐姚玉兰也顺利嫁入杜府,且自此尽卸铅华,告别红毡生涯,全心做杜夫人。杜美霞、杜美如姊妹,皆为其所生。

  第五回当新郎官,杜月笙已逾花甲之年,且身负缠疾,但因杜月笙觉得自己对孟小冬亏欠良多,所以在辞世前,将孟小冬娶进门。

  杜美如小档案

  出生地:上海

  生日:1930年1月15日

  家庭:夫蒯松茂,生有2子1女

  经历:

  1949年随父亲举家迁居香港

  1954年迁居台湾

  1969年到“约旦大使馆”

  1972年在约旦开了第一家中式餐厅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约旦  约旦词条  长女  长女词条  八旬  八旬词条  中式  中式词条  餐馆  餐馆词条  
导闻

 徐清福的“伟人轩”18年收集6万...

   精心布置毛主席像章展板    就连车上也贴着毛主席像    穿上朋友送来的印有毛主席头像的衬衫    向记者介绍泥塑藏品《毛主席去安源》    这是他收藏...(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