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隆重纪念天津解放60周年的日子里,78岁高龄的离休干部李天祥再一次成为媒体关注和采访的热门人物。天津解放前夕,刚刚加入地下党组织、只有十几岁的李天祥,就在他的表哥、地下党员张克诚的带领下,冒着生命危险,参与智取复制了详细的天津城防图,为解放天津做出了特殊而重要的贡献。但很多人不知道,李天祥还是一位红色书刊的热心收藏者。
李天祥收藏红色书刊,已经有六十多年的历史。他说,他之所以在十几岁时就走上革命道路,是因为国民党的贪污腐败、专制独裁,黑暗社会的残酷现实,迫使每一个热血青年寻找出路;再有就是地下党对他的直接教育,学生运动对他的影响,以及陕北新华广播电台的广播对他的影响;而非常直接和关键的,是革命进步书刊对他的影响和引导。尽管那时红色书刊很不容易得到,但他还是想方设法地买到了不少,偷着读到了很多革命的道理。这样的学习,使他坚定了革命信念,成为他在紧要关头参与智取复制天津城防图的思想基础。
大家看到,在1月5日《每日新报》对李天祥的长篇报道中,配有一张李天祥正在家里阅读《新中国目击记》的照片。这本《新中国目击记》是1948年10月以香港九龙“新中国丛书出版社”名义出版的,也有可能是在内地出版的,内容包括4部分:专论1篇《人民解放战争两周年的总结和第三年的任务》(新华社社论);通讯9篇,分别介绍华东、东北、华北、华中4个解放区的工厂、农村、医疗、学校等方面的情况;报告文学两篇:《无敌三勇士》和《山东十载沧桑录》;文献1篇:毛泽东的《反对自由主义》。该书内容丰富,信息重要,被李天祥珍藏了六十多年。
李天祥收藏的进步书籍还有一本《大众哲学》,艾思奇著,这是当时国统区进步青年广泛阅读的一本哲学入门书,上海读书生活出版社出版,多次再版。当时他和一些进步青年曾经组织《大众哲学》的读书会。介绍解放区的著作,主要有《红色中国的挑战》(美国记者史坦因著)、《中国解放区印象记》(美国记者福尔曼著)以及香港出版的小册子《新中国目击记》、不公开发行的《冀东行》等。苏联文艺作品,包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青年近卫军》、《士敏土》、《铁流》等。解放区文艺作品,如《李家庄的变迁》、《李有才板话》以及《吕梁英雄传》等,多是香港出版的。国际、国内时事的一些小册子,如《论新政协》(香港出版)。此外,还有以“考验社”名义出版的《知识分子及其改造》、《论学生工作》、《思想与工作》等自我教育的小册子。
李天祥收藏的进步报刊,如上海出版的《文萃周刊》,抗战胜利后上海地下党创办,在国统区影响很大,1947年被查封,后来以《文丛丛刊》的名义出版,改为不定期的小册子。1947年的《烽火东北》,披露了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波长、频率和呼号。《时代》周刊,是1941年8月上海地下党员姜椿芳通过苏联侨民以苏商名义创办的国际时事刊物。在日伪统治的上海,它巧妙地利用苏、日没有开战的条件,成为沦陷区唯一报道民主国家反希特勒斗争的中文刊物。抗战胜利后,又利用苏联与国民党政府保持外交关系的条件,介绍苏联的政治、经济、外交、文化,介绍东欧人民民主国家和欧洲各国共产党的情况,揭露和抨击美帝国主义。《时代日报》,1945年8月16日,也就是日本宣布投降的次日,姜椿芳又以苏商“时代书报出版社”的名义创办了中文《新生活报》,半个月后更名为《时代日报》,着重报道内战形势以及国统区人民的反抗斗争,尤其是上海地下党姚溱同志以“萨利根”笔名撰写的《半周军事述评》,分析解放战争形势,备受读者关注。
李天祥不仅在当时收藏红色书刊,而且几十年来继续研究、整理这些资料,为有关部门特别是新闻媒体提供了很多鲜为人知的历史线索。中央电视台等中央媒体都曾经采访过他。而他自己的人物档案,也已经被天津档案馆永久收藏。
▲上图为李天祥收藏的《新中国目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