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批日军侵华时期的老照片在镇江被发现。其中,有关合肥沦陷时期的历史图片约有20余张,内容涉及城市建筑、市井风貌等。据了解,这批总共4本约1000余张的老照片,还包括了我省蚌埠、宿州、滁州等地数十张照片。这些照片由当时的日军实习军医小野正南拍摄。经专家初步确认,昨日由镇江日报传来的两张代表图片确系当年合肥沦陷时期拍摄的,专家认为,这些照片对研究日军侵华史、合肥史等有一定价值。
70年前大东门叫“威武门”
昨日,镇江日报通过电子邮件向本报提供了这两幅代表图片。图片分别由拍摄者标注了“蘆州東門前的通衛兵檢查”“蘆州之縣政府隊部宿舍”的图片说明。
记者就此采访了长期从事合肥地方史研究的合肥市政协文史委员会主任戴健。戴健细致查看了两幅图片后,初步判定确是当年合肥沦陷时期拍摄的,两张图片分别是当年的“大东门”和“合肥县政府”。
戴健介绍,照片上标有“威武门”的城墙门楼,就是大家熟识的大东门,地址位于如今的淮河路桥西侧。图片上的人物、建筑甚至建筑上贴的绸缎店广告清晰可辨。另一张照片则是当年的“合肥县政府”,地址位于如今的省博物馆与省公安厅之间。图片说明显示,空空的政府已被改造成日军宿舍,萧瑟而冷清。至于照片拍摄的时间,戴健认为“应该在1938年5月14日之后至1939年夏季之间。”
合肥写成“芦州”暗含敌视意味
两张图片的说明为何标注的是“蘆州”,而不是合肥的旧称“庐州”,或是早在1912年民国后就改称的“合肥”?戴健解释说,日军当时的军用地图可能误将“庐”写成了“蘆”,因为戴健在其他日军拍摄的关于合肥的图片上也曾见过“蘆州”二字。
那么,为何不用当时已经改称很久的“合肥”?戴健认为,这反映了当时日本帝国主义完全无视中国的存在意义。早在1912年民国成立后,各地都进行了“拆府”,“庐州”府被拆后,府衙所在地也改称“合肥县”。可是,日军在其军用地图及文史档案中无视这些变化,仍沿用旧称。据了解,在安庆等地发现的文献资料都佐证了这一点。戴健认为,这充分暴露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敌视意味。
日军侵华老照片还涉及滁蚌宿等地
这些照片从何而来?据镇江日报记者毛小平介绍,在镇江沦陷71周年前夕,台湾收藏家徐宗懋先生于11月5日携两大簿照片集至镇江。据其介绍,这些照片由日军上海派遣军川边部队丸山辉队的实习军医小野正南所摄,地点包括了镇江、上海、常州、扬州、南京、滁县(滁州)、蚌埠、宿县(宿州)等沦陷区。
两本照片剪贴簿保存非常完好,都是120相机所摄,绝大多数照片清晰度很高,每张照片都有编号,部分照片下方还配有中文说明。内容上除了城市建筑、市井风貌,还有少量反映日军枪杀抗日志士的照片。徐先生说,这批老照片是他今年3月通过一位日本朋友直接从小野正南的后人手中购得,共有4大本1000多张,全部拍摄于1937年11月至1938年5月之间。
目前,这批老照片已被镇江市西津渡建设发展公司购得收藏,该公司希望这些照片能够对各地研究抗战史、城市史等发挥史料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