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哈尔滨街头,不经意间就会发现几幢独体小楼,掩映在闹市中,平添了几分神秘。也许这里最初就是某个名人的宅邸,也许这里曾演绎了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在哈市公布的保护建筑名录中,你会发现有许多老建筑是名人宅邸。近日,记者踏查发现,这些名人宅邸大都为独体小楼,外面雕刻精美,楼内基本仍保持原来的样子,木质楼梯,铸铁的曲线栏杆如生长中的植物一般丝丝缠绕,水磨石阶上镶嵌着深色的三叶草花纹,显得古朴而典雅,再配上精致的石膏浮雕灯圈及优雅的灯饰,建筑的深沉气质油然而生。在闹市中,偶尔从门前走过,总会刻意地往里面多看几眼,总会觉得里面很神秘,总会想起这里也许曾经发生过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和平邨贵宾楼:当年的“马公馆”
在哈尔滨市中山路171号,有一座小洋楼造型十分别致。这座小洋楼建于1910年。当年是黑龙江省铁路交涉局总办马忠骏公馆,因此,房子被称为“马公馆”。
近日,在一个飘着雪花的早晨记者来到这里,楼房现在为和平邨贵宾楼酒店,建筑由青水砖砌成,远远望去,宛然一座青灰色的中世纪古城堡,在纷飞的雪中,更是充满神秘浪漫的情调。木质楼梯窄窄的,走在上面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记者注意到,这栋建筑地上2层,地下1层。
面对这幢小楼,记者自然就想起了这房子最早的主人——马忠骏。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李兴盛所著的《马忠骏及哈尔滨遁园》一书中,介绍了马忠骏的经历。清末,家境贫寒的马忠骏去盛京(现沈阳)考秀才未中,便在盛京将军衙门做一名额外效力书记,从此步入仕途。1900年,沙俄入侵东北,盛京将军增祺为稳定局势,提出与俄和谈,但这一差事无人敢应命。危难之际,职务低微的马忠骏挺身而出,在谈判中马忠骏临危不惧,不辱使命,终于达成了俄军停止进攻、中方维持地方秩序的协议。马忠骏的这一举动,不仅受到盛京将军的赏识,而且也受到世人的赞誉,人称“马大胆”。此后几年,马忠骏步步高升,先任黑龙江省铁路交涉局总办。1921年,北京政府决定设立东省特别区市政管理局(驻哈尔滨),马忠骏先后任该局副局长、局长。后来,他不满官场腐败,1925年辞去了局长之职。
据了解,1956年,此楼改为接待领导人的高级宾馆,为了保密,称“107”招待所。
红霞街99号:《红梅花儿开》在此取景
哈市道里区红霞街99号,是一栋塞堡式建筑,冬日纷飞的雪花给这个古城堡罩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这里曾是红霞幼儿园的旧址,2008年5月幼儿园搬出后,被一石油公司租用。近日,当记者来到这里时,电视剧《红梅花儿开》正在这里拍摄取景。
省社科院犹太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刘延年告诉记者,上世纪三十年代,从1932年到1938年,哈尔滨第四军管区司令于琛瀓曾住在这里。
据刘延年介绍,于琛瀓祖籍山东登州,由于家境殷实,他父亲从小就把他送进私塾读书,后又将他转入洋学堂读书。毕业后,经人介绍到齐齐哈尔吴俊升督军手下当了个排长。由于他读过书,又被送到保定讲武堂受训,毕业后,他被提拔当上了连长,不到一年,他又投奔吉林督军张作相。1932年,于琛瀓升任第四军管区司令后,便住在这里。
颐园街1号:“哈尔滨第一公馆”
要论哈尔滨最漂亮的老建筑,人们会有许多不同的看法,但对颐园街1号(现“革命领袖视察黑龙江纪念馆”)这一建筑的赞叹却是异口同声。馆舍是一幢精美的欧式建筑,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艺术特色。它庄严挺拔的外观和富丽堂皇的室内装饰,是哈尔滨众多欧式建筑群中的杰出代表,也是至今保存最为完好的老建筑。新中国成立后,因为毛泽东等领导人下榻于此,颐园街1号也被称为“哈尔滨第一公馆”。
老房主靠林业资源发家
19日,记者踏雪走进这幢老建筑时,立即被其精美的设计所吸引,老建筑上设阁楼,下设半地下室,以科林斯巨型壁柱装饰间垛,增强墙体垂直感,给人一种华贵的气势。走进这座保持了近百年的欧式建筑,站在楼厅里,四面是用木头镶嵌装饰的围墙,抚摸着它有点不敢相信这座建筑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了。二楼是毛泽东主席当年住过的卧室和书房,屋里是非常简单的床、沙发、写字台、衣柜等。但屋里特别暖和,讲解员说,这里冬暖夏凉,夏天再热都不用开空调。
据“革命领袖视察黑龙江纪念馆”的讲解员介绍,这座老建筑建于1919年,原为波兰木材商葛瓦利斯基的住宅。1986年该建筑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哈尔滨市一类保护建筑。199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被哈尔滨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哈尔滨市七大文化遗产之一”。
关于波兰木材商葛瓦利斯基,哈市现存的资料很少,省社科院犹太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刘延年告诉记者,葛瓦利斯基于1871年生于波兰波多利斯克省,1899年来到中国东北,随后取得了多处林场的经营权,并于1925年在香坊创办了胶合板厂(哈尔滨松江胶合板厂前身),所生产的胶合板除在中国销售,还远销欧美。可以说葛瓦利斯基是靠我国东北林业资源发家的。1940年,葛瓦利斯基病逝于哈尔滨。
装修讲究几经易主
记者看到,这里主楼为地上三层,地下一层,楼内配以大厅、卧室、餐厅、客厅、书房、舞厅、琴房等。整个楼内布局合理,功能齐全,无可挑剔。室内装修更是高雅讲究,采用的是纹理清晰、材质坚硬的楸木,多以木雕为主,雕刻图案以葡萄和石榴等为主,雕刻手法纯熟,刀工细腻,形象逼真;整个建筑宛若一座雕刻艺术博物馆。
据讲解员介绍,葛瓦利斯基公馆于1923年竣工。1931年这里成为日方代表满铁理事的住宅。后来,该馆被日军强行占领。这之后,这里又几经易主。
如今成教育基地
1950年2月27日,毛泽东主席来哈尔滨视察,就下榻在颐园街1号。这是建国后毛泽东第一次外出视察和留宿居住过的地方。毛泽东主席在这里亲笔为省委、哈尔滨市委和哈尔滨市第二次团代会分别题写了“不要沾染官僚主义作风”、“学习”、“奋斗”、“发展生产”、“学习马列主义”等五幅题词。后来,颐园街1号改为毛主席视察黑龙江纪念馆(现在是革命领袖视察黑龙江纪念馆)。馆内现在展出了当年毛主席用过的床、办公桌等用品,成为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