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于1941年9月日军进行大扫荡期间的“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早已妇孺皆知了,而发生在百团大战初期“挂云山六壮士”为掩护八路军主力和群众转移浴血阻敌、跳崖捐躯的壮烈事迹却鲜为人知。抗日战争时期,华北作为敌后抗战的主战场之一,各根据地民兵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配合八路军主力部队,同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涌现了众多英雄人物。晋察冀根据地一区武委会妇女部长吕秀兰,率领民兵掩护主力部队和群众安全转移,在挂云山拖住敌人一整天后,六壮士英勇跳下悬崖,谱写了一曲革命英雄主义壮歌。
巾帼不让须眉主动请战本文来源:honggushi.com
1940年8月20日晚8时,百团大战正式打响。根据总部下达的任务,晋察冀军区负责破袭正太路东段。据《聂荣臻回忆录》和井陉县档案馆资料显示,当时三个纵队分头出击:熊伯涛指挥的左纵队、杨成武指挥的中央纵队和郭天民、刘道生指挥的右纵队,按照八路军总部的要求,以娘子关到井陉煤矿段及其两侧地区为重点展开袭击。
1940年8月底,百团大战破袭战第一阶段胜利结束,在井陉战场的八路军完成了破击正太铁路和攻克井陉矿的任务后奉命转移。为扩大战果配合主力部队转移,井陉地方武装巧妙出击,牵制敌人。
9月初,熊伯涛率领的晋察冀军区左翼纵队从挂云山西侧的三峪出发,过岭口、下平山,向北转移。日军闻讯忙集中兵力,围追堵截,妄图把我军消灭在滹沱河畔。本文来源:honggushi.com
9月5日,受命牵制敌军的游击大队完成任务后,在井陉县南、北平望两村集中,由支队参谋长李雪瑞和大队教导员温藏宝带领第一、第二中队开赴三峪、上庄,准备稍事休息后转移;第三中队则由大队长何扬文和中队长李鸿山率领住在获鹿县的栈道,把守要道,观察井陉、平山、获鹿的日军动向,阻击敌军前进。傍晚,从各地送来的情报得知,日军已把游击大队误认为八路军的主力部队,并企图在夜间经三峪、上庄,下岭口追击。于是,李参谋长与温教导员当夜即率领第一、第二中队过岭口,转东焦到了平山;第三中队则除一个排的兵力由何扬文率领绕道获鹿天井沟迂回敌后外,其余两个排约50多人,由李鸿山带领火速赶往挂云山,配合区基干队牵制敌人,掩护第一、第二中队转移。
挂云山位于获鹿、平山、井陉三县的交界处,东靠获鹿,北接平山,西连井陉,是华北平原和太行山区的分界岭之一。由于高耸入云,故名挂云山。挂云山主岭南北两面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