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以“两航”起义为龙头,国民党在香港的29个重要机构陆续宣布起义
1949年初,随着三大战役结束,解放战争的胜利已成定局。国民党当局一面继续负隅顽抗,一面加紧将重要机构和物资撤退到台湾、香港等地。撤到香港的国民党官僚资本企业有29个,其中最重要的是垄断旧中国航空事业的中国航空公司和中央航空公司(以下简称中航和央航,统称两航)。两航共有飞机83架,员工2400余人。除两航外,较为重要的还有:旧中国最大的海运公司——招商局轮船公司的香港公司;负责矿产品出口的资源委员会贸易处及国外贸易事务所;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等金融系统9行局。这29个单位的资产净值共约2.43亿港元。这一批机构和巨大资产的归属,对国共两党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两党展开了一场特殊的斗争。
由于香港孤悬海外,处于英国统治下,加上中英尚未建交,接收国民党在港机构和资产的工作,不能不受到港英当局的种种制约。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首先发动这些机构的员工,保护住财产不被国民党撤往台湾或就地变卖,然后择机起义,使财产转归新中国所有。
早在1948年冬战略决战激烈进行时,中共中央南方局华南分局就未雨绸缪,决定由统战部长兼香港工委书记饶彰风(化名张枫)负责策动国民党在港机构员工护产和起义。1949年,随着南京国民党政府的覆灭,新中国的成立,进而广州解放,起义时机逐渐成熟。11月9日,酝酿已久的两航起义爆发了,总经理刘敬宜、陈卓林代表全体员工通电归附中央人民政府,并率领12架飞机成功飞返祖国。11月12日,毛泽东主席致电祝贺,肯定这是“一个有重大意义的爱国举动”;政务院总理周恩来代表政府宣布:“两航空公司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资产,受中央人民政府管辖”,15日,两航员工电复政府,将遵令坚守岗位,守护全部资产。
一石激起千层浪。从1949年11月到1950年1月,国民党在港贸易机构、交通运输机构、金融机构等纷纷宣布起义。其中影响较大的足以下几个系统的起义。
资源委员会国外贸易事务所作为专门办理钨、锑、锡等矿产品外销的机构,1948年底由上海迁到香港。资委会专门办理器材进口的材料供应事务所,也同时在香港设立。早在1949年初,这些机构的员工已与共产党取得联系。6月,资委会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