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志扎根农村”是下乡时的口号,不过十年,知青开始陆续返城。
文娱活动给辛苦劳作的知青们带来慰藉。
知青集体劳动场景。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共和国历史上沉重得难以翻过的一页,数千万人灵魂深处一段特殊历程
主席挥挥手,千万知青上山下乡
1968年10月26日是很多广州知青心中一个永远难以忘却的日子,那一天,《南方日报》头版报头赫然印着伟大领袖毛主席语录:“一切可以到农村中去工作的这样的知识分子,应当高兴地到那里去。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滚滚洪流裹挟而至,个人是何等渺小。于是,“上山下乡”深深烙印进无数正值花样年华的知识青年命运中。
在政治挂帅的年代,尽管积极向上是永恒的宣传主旋律,但十年知青生活带给这一代人的更多的是艰苦磨难。四十余载逝去,岁月蹉跎。这个群体,有些已经成为社会的精英,而大部分仍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但无论是成功者还是困顿者,那一段历史,共和国永远不能忘记。
南方记录
1968年的《南方日报》早已发黄,而且几近文物,因其易脆而被小心翼翼地收藏着,然而,只要你轻轻打开报纸,那个时代就跃然纸上,扑面而来。
1968年10月26日,《南方日报》的头版,仅有两条新闻,并列摆放,一条是新华社发的关于全国知青上山下乡的稿件,另一条是本土新闻,标题是《广州市高、初中毕业生七万多人举行下乡上山表忠誓师大会 决心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在伟大的三大革命运动中锻炼成长》。
新闻记载着历史。据《南方日报》报道,那一天,广州市高、初中毕业生七万多人,上午在越秀山体育场举行下乡上山表忠誓师大会。他们高举着伟大领袖毛主席的画像,抬着“坚决响应毛主席伟大号召,下乡上山,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党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志愿”的横额,敲锣打鼓,排着整齐的队伍,精神焕发、昂首阔步进入会场。
虽远在千里之外,“主席挥手我前进”
也许人们永远不能用现在的思想去怀疑当年的真实,也许对于绝大多数当时的中学生来说,他们真的是坚定地认为要“听毛主席的话,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到农村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在三大革命运动中,把自己培养成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可靠接班人”。
虽然远在千里之外,那个时代广大的知青们感觉与伟大领袖的心贴得很近,随时都可以聆听最高指示。1968年12月24日《南方日报》头版报头又刊发最新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
“主席挥手我前进”。为了积极响应,那一天的《南方日报》头版头条是《响应毛主席伟大号召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我省大批革命知识青年豪情满怀迅速下农村 各地出现了知识分子、城镇居民争先报名下乡,革命干部、职工带头送子女去农村落户,贫下中农热情欢迎新社员的动人情景》。
据《南方日报》报道,在毛主席最新指示发表的当天晚上,广州市、海南行政区和梅县、肇庆、湛江、惠阳、韶关、佛山、汕头等专区革委会和各县市革委会都连夜召开了会议,进行了学习和讨论。“广州市在两天中就有一千多名知识青年和长期脱离劳动的居民,愉快地奔向韶关、肇庆、惠阳、佛山各专区的农村去安家落户。”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