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中国少年先锋队迎来建队60周年纪念日。
中国少年先锋队是中国共产党创立并委托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直接领导的中国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是少年儿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预备队。
60年来,少先队坚持以人为本,发挥少年儿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
精神,遵循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开展了主题鲜明、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为促进少年儿童的全面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亲切的关怀
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少年儿童,关心少先队工作。党中央对少年儿童寄予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鼓舞了一代代少年儿童的成长进步。
早在新中国建立前,毛泽东曾相继亲笔为儿童节题词:“天天向上”,“儿童们团结起来,学习做新中国的新主人。”毛主席在《中国儿童》杂志创刊号上为少年儿童题词:“好好学习。”该杂志改刊为《中国少年报》后,毛泽东又亲自题写了报名。此后,还分别为全国少先队队刊《辅导员》杂志及《中学生》杂志题写了刊名。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邓小平在1980年5月为《中国少年报》《辅导员》杂志题词:“希望全国的小朋友,立志做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体力的人,立志为人民作贡献,为祖国作贡献,为人类作贡献。”并在中国少先队建队40周年之际,为全国少先队组织题词:“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
新世纪之际,江泽民在1999年10月为中国少年先锋队成立50周年题词:“星星火炬,代代相传。”胡锦涛在2000年6月给中国少先队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祝词中指出:“少先队事业的蓬勃发展,是党的事业始终保持生机和活力的重要源泉;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是国家和民族永远兴旺发达的希望所在。”
一句句深情的嘱托,凝结着党对少年儿童们最深沉的爱。在党和祖国的阳光雨露哺育下,新中国一代代少年儿童茁壮成长。
促进全面发展
共青团组织按照党的要求,担负起全团带队的重任,并在第一次全国少年儿童工作干部大会上,制定了一般少年儿童都可以成为少年儿童队员,只要符合入队年龄,自愿入队,遵守队章,参加活动,就可以入队的原则。还颁布了中国少年儿童队的队旗、队员标志——红领巾、队礼和呼号,少年儿童队有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制度。
中国少年儿童队1953年更名为中国少年先锋队,成为广泛的少年儿童组织。到1966年“六一”儿童节,全国少先队员数已达1亿。全童入队是从1981年共青团十届三中全会后逐步实现的,当时,队员数达到1亿3千万。全童入队显示了中国儿童组织最大的优越性,实现了教育平等。
60年来,少先队在党的领导和团组织的带领下,开展了主题鲜明、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活动,促进了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新中国建立初期,少先队活动力争把少年儿童的小目标与祖国建设的大目标相联系,相继开展了慰问志愿军和军烈属、捐献飞机;“植树、除四害、学讲普通话”;学雷锋做好事等活动。
改革开放后,少先队活动致力于提高少年儿童思想道德素质和综合素质,1984年以“树立创造的志向,培养创造的才干,开展创造性的活动”为主题,少先队发起了“创造杯”竞赛活动。全国有33万5千多个少先队大、中、小队参与活动,1万个少先队集体获全国“创造杯”奖。
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为配合基础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战略转变,1993年,“跨世纪中国少年雏鹰行动”展开,全国亿万少先队员积极投入,在校园、家庭、社区的少先队活动中争获“雏鹰奖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手拉手”互助活动也是上世纪90年代初开展的一项深受少年儿童喜爱的活动。城市和农村少年儿童手拉手、富裕地区和贫困地区少年儿童手拉手、身体健康的和有残疾的少年儿童手拉手、各民族少年儿童手拉手,为不同环境、不同状况的少年儿童架起了沟通的桥梁,建立了感情融合的纽带。
新世纪新阶段,少先队围绕根本任务,坚持深化实践育人的原则,不断将活动赋予新的时代内涵。2003年春季,开展了“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同年10月,开展了“民族精神代代传”活动;围绕用国家发展的宏伟蓝图激励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主题,2004年4月,开展了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的“祖国发展我成长”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今年开展的“红领巾心向党”主题队日活动,得到广大少先队员的积极响应和参与。
60年少先队活动精彩纷呈,对少年儿童充满吸引力。少先队事业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一项重要工作。在60年来的少先队工作和活动中,始终贯穿着一条思想道德教育的主线,坚持科学的儿童观,充分发挥少先队员在组织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使他们真正成为少先队的主人。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