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红色交响合唱《长征组歌》前晚起首次登上国家大剧院的舞台。磅礴的气势、雄浑的节奏,带领观众重温激情燃烧的革命岁月。(2009年8月1日《北京日报》)
说实话,我十分喜欢《长征组歌》这部红色经典,其中的许多唱段家喻户晓,传唱至今,每每听及,仿佛把我们又带到了那激情燃烧的革命岁月,让其心灵收获着强烈的感动和震撼。
发生在70多年前的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无疑是一部共产党人用信念和意志谱写的壮丽诗篇。作为对这一壮举的形象展示和艺术再现,《长征组歌》以其深刻凝练的语言,优美动人的曲调,浓郁的民族风格和为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表演形式,讴歌了中国工农红军在党中央、毛主席的领导下,不屈不挠、无私无畏的革命精神,颂扬了中国革命史中具有传奇色彩的两万五千里长征,堪称众多长征题材文艺作品中融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的舞台精品,因而历久弥新,久唱不衰。
从1965年《长征组歌》诞生算起,至今已经过去了44个春秋,其艺术魅力依然光芒四射,其鼓舞士气、激励斗志的作用依然如此强劲,应该说是举世罕见。特别是时逢建军82周年和迎接国庆60周年之际,再次聆听《长征组歌》,更是让人“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音乐是人类精神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篇章,既能带给人们高雅的文化享受,也是塑造人们精神、情操和素质的一种重要方法。《长征组歌》积淀着一种坚定执着、大义凛然、气壮山河的革命精神,凝聚着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新生继而迈向辉煌的厚重历史。因此,《长征组歌》已经超出艺术作品的普遍意义,深深扎根于这个民族的灵魂,紧紧依附在每个人的精神世界,成为一种坚定的信仰。
想当年,是什么力量使红军“战士双脚走天下”,在“雄关漫道真如铁”的长征途中,突破险境绝处逢生,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革命篇章?我们在《长征组歌》中可以找到这样的答案,那就是“坚韧不拔,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红色精神。
“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这是对红军将士长征历程的真实写照。长征把中华民族“坚韧不拔,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精神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赋予了新的内容。英国蒙哥马利元帅评价长征是“一次体现出坚韧不拔精神的惊人业绩。”美国的中国问题专家迪克·威尔逊更是从人类典范的角度评说,“长征已经在各大洲成为一种象征,人类只要有决心和毅力就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可见,长征不仅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伟大壮举,更是留给我们的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天,我们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新的长征。因此,我相信,回荡在国家大剧院的《长征组歌》,会让全国的目光再次聚焦《长征组歌,会让全国的脚步随着《长征组歌》的旋律同步前行。
我们是靠《长征组歌》的旋律走到了今天,我们还要靠《长征组歌》的旋律走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