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战争年代的延安,曾让无数进步青年“心向往之”,不顾艰难险阻也要前往,它还吸引了海内外7316名记者前去采访考察。如今,我们百名记者也踏上这个革命圣地,共同感受这个红色之都的魅力。
7月16日参观革命旧址,成为我们这次延安采风活动的重要日程。杨家岭、枣园、王家坪,几个著名革命旧址参观下来,我们对延安精神有了最切身的体会。在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几个主要领导人的居所,陈设用具都简朴至极并近乎相同,一张桌子、几把椅子、一个衣柜、一张床几乎就是全部的家当,最“奢侈”算是朱德的沙发,因为这是唯一一个带弹簧的沙发,是为照顾他年龄大而配的。正如美国记者斯特朗在文章所说的:“那里没有讲究的陈设,很少物质享受,但是住着头脑敏锐、思想深刻和具有世界眼光的人。”
讲解员介绍的几个小故事令我们唏嘘不已。在杨家岭毛泽东故居不远的山坡下,有处由毛泽东主席亲自开垦的菜园,在大生产运动中,毛泽东身体力行,抽时间开出这块荒地,种上自己喜欢吃的辣椒等蔬菜。1940年5月,南阳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来到延安,毛主席用自己种的土豆、西红柿等蔬菜招待他,这顿饭只花了两毛钱,一只鸡还是邻居老大娘知道来客人后送来的。对比于蒋介石为招待他花了800大洋的所设宴席,陈嘉庚发出了“得天下者,共产党也”的感慨。
不仅仅是毛泽东,其他领导人也同样投身劳动,亲力亲为。在1943年中央机关举行的一次纺线比赛中,周恩来和任弼时纺的线又细又匀,被评为了“纺线能手”。事实上,在延安,上到老人,小到7岁的孩童,乃至士兵战士,每个人都能纺线织布。
在延安这块土地上,所有人都吃的是小米饭,穿的是粗布衣,这里“只见公仆不见官”;这里县长的津贴只有2.5元钱,但财政却没有赤字;在359旅开垦南泥湾时,因为大家生产热情高涨,部队不得不贴出了“不得早到、不得迟退”的告示。“苦在体肤乐在心中”,这里的物质极度匮乏,但所有人都昂扬向上,生机勃勃。
从这里,我们看到了延安的魅力所在,正是这样一批优秀的共产党领导人,收获了中国人民的信任,聚拢了千万人心;正是这里的小米饭、粗布衣,喂养了一批亲民、爱民、为民的人民的队伍;正是这里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了军队不仅自给自足、还向政府交公粮的奇迹;正是这里的民主进步,营造了最为融洽亲密的干群关系,让老百姓成为共产党的铜墙铁壁、坚强后盾;正是这里的艰难困苦,磨练了一支坚无不摧、攻无不克的钢铁雄师。
许多人来到延安后,看到了新中国的希望;而今,我们在这里,找到了中国革命能走向胜利的答案。
一次特殊的旅程
这次的延安之行,可能是我们数百名记者最为特殊的一次旅程。
以前,都是我们拿着纸笔和相机去采访别人、记录别人;而这一次,我们也同时成为了同行们采访的对象,笔下的主角。
每次参与活动,当记者们正在奋笔疾书认真记录时,在相互交流探讨的时候,在寻找新闻采访别人的时候,在举起相机对准别人的时候,这些在不经意间也都成为别人镜头或笔下的一幕。
这次旅程之所以特殊,也因为我们有一个更重要的身份,是一个体验者、一个朝圣者。也许我们的采访并不是最重要的,我们的体验感受和受到的革命洗礼才使整个旅程最大的意义所在。
做一个合格的记录者,也做一个最好的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