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追忆 精神之旅
□记者 牟同飞许渊文/摄
一直想亲身感受先辈们战斗过的地方。这种念想,是对新中国从何处走来的一种再追忆,是对先辈的缅怀,更是敬仰。
7月是红色的。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第60个年头,我们向江西革命老区进发,近距离感怀共和国从这里走来,面对面对话红土地上的台州人。一路走来,一路感动。
江西是块厚重的红色热土,处处闪耀着史诗般的光华。然而,这段历史已在诸多文本里有过太多宏大叙事。如何做到“旧闻新报”、推陈出新,我们决定剑走偏锋,着重寻找历史的“边角料”,突出台州元素,以期见微知著,让读者产生共鸣。
五百里井冈下,厦坪镇菖蒲古村的一家农家乐让我们眼前一亮。1月25日除夕,胡锦涛总书记到井冈山看望老区群众时,曾兴致勃勃地拿起这里的锅铲,同主人吴建中一起炒栗子,还来到院子里一道推石磨、磨豆腐。如今,那把总书记用过的锅铲随意放在锅灶头,一如既往地发挥着它原本的作用。红光满面的老吴热情地招呼我们,到石磨旁体验磨米粉,闲唠起他和一名台州后生的创业致富路。
红井甘泉涌不尽。在瑞金市沙洲坝村,我们看到,虽然家家户户早就通上了自来水,但仍有不少村民喜欢到这里打水。他们说,喝这里的井水,有着苦尽甘来的味道。在后来的纪念报道中,我们把更多的笔墨用在沐着“井冈精神”前行的杰克机床、在老区播致富种的“温岭种瓜师傅”江再康和朱合德、在英雄城唱响台州版“红歌”的新台商施冬米等等,无不为了一个“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情结。
“采用活泼的、群众的宣传语言,把我们的政治影响传达到工厂中、兵营中的广大群众中去”……在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所在地叶坪的红色中华通讯社旧址,我们惊喜地读到,早期《红色中华》报传达出的新闻宣传观点。过去的笔砚和手刻油印,早已被现在的电脑和互联网替代,但改变的是新闻工作的工具,不变的是新闻工作的精神。
群众是一座新闻的富矿。在瑞金近郊的壬田镇凤岗村采访台州种瓜大户时,我们获悉,96岁高龄的老红军刘家祁依然健在,且就住在城里。当下,我们决定要去采访这位老红军。老乡朱合德特地选了几个上好的瓜,让我们捎上,向老红军致敬。
一位老人就是一段历史。对刘家祁的采访长达2个多小时。大热天,老人还特地穿上有红领章的蓝灰色长袖红军装,拿出他参加接力传递时的北京奥运火炬,让我们拍个够。
访谈中,听说我们来自红色中华通讯社(新华社前身)首任社长王观澜的家乡时,刘家祁与我们相握的手温暖而有力。老人还特地拿出一个本子,记下我们的名字和单位,和那支奥运火炬一起珍藏在箱底。那个本子是老人专门用来记录来采访的记者的,如今已密密麻麻地写了大半本。老人希望,我们年轻一代的记者,能够把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薪火相传。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