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就像一场旅行,不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和看风景的心情。”看那连绵的高山,串珠式的平坝,深切的峡谷,高海拔的冰川,每一样都能满足我们对旅行生活的想象。在此,生活家小编特地为想出游的你准备了生活家出游指南,边玩边享受探险的刺激,背起包去体验在路上的感觉吧!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看到毛泽东这首气势恢弘的律诗,我们就会回想70多年前,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这一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壮举。
红军突破大渡河天险,粉碎了蒋介石让朱毛“成为第二个石达开”的梦想,打开了北上抗日的通道,谱写了中国革命史上不朽的一页,泸定铁索桥也成为红军长征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载入史册。
公元1705年,康熙皇帝为了祖国的统一,解决汉区通往藏区道路上的梗阻,下令修建大渡河上的第一座桥梁,一年后建成,康熙皇帝取“泸水”(即大渡河旧称)、“平定”(平定西藏准噶尔之乱)之意,御笔亲书“泸定桥”3个大字,从此泸定铁索桥便成为连接藏汉交通的纽带,泸定县也因此而得名,这块御碑如今还屹立在西桥头。
泸定桥碑
1935年5月25日,中央红军长征先头部队在四川省安顺场强渡大渡河成功后,蒋介石急调川军2个旅增援泸定桥。中革军委为迅速渡过大渡河,挫败国民党军前后夹击红军的企图,决定红一军团第一师及干部团由安顺场继续渡河,沿大渡河左岸北上,主力由安顺场沿大渡河右岸北上,两路夹河而进,火速夺占泸定桥。
泸定桥扼川康要道,全长100余米,宽2.8米,由13根铁索组成,横跨在汹涌奔腾的大渡河上,两岸是峭壁,东桥头与泸定城相连。守城川军在红军抵达前,已将桥上的木板拆除,只剩悬空的铁索。5月29日16时,总攻开始。全团的司号员集中起来吹起冲锋号;所有的武器一齐向对岸敌人开火,军号声、枪炮声、喊杀声震撼山谷。红四团第二连连长廖大珠等22名突击队员手持冲锋枪或短枪,背挂马刀,腰缠手榴弹,冒着密集的枪弹,攀着桥栏,踏着铁索向对岸冲去。跟着他们前进的是连长王有才率领的第三连。他们除携带的武器外,每人扛一块木板,边铺桥,边冲锋。当突击队刚冲到对面桥头,西城门突然烧起冲天大火。敌人企图用火把22勇士挡在桥上。22位勇士冒着熊熊烈火,冲向对岸,占领了泸定桥。后续部队及时投入战斗,经激战,红军占领泸定城,川军一部被歼,其余溃逃。中央红军主力从泸定桥上越过天险大渡河,粉碎了蒋介石歼灭红军于大渡河以南的企图。
泸定桥革命文物陈列馆
22位勇士飞夺泸定桥,为革命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在这场殊死的战斗中,有4位突击队员壮烈牺牲,其余18人不仅活了下来,而且没有受伤。战后他们得到了奖励,每人一套列宁服、一个日记本、一支钢笔、一个搪瓷碗、一个搪瓷盘和一双筷子。这是红军勇士在当时能得到的最好奖品。战后,杨成武应《红星》报之约,写了一篇22勇士飞夺泸定桥英雄事迹的文章,文章列出了22勇士的名单,但遗憾的是稿子被《红星》报的编辑弄丢了,所以22勇士的名单没有保存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