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14年收集2亿红军史料七旬老人树10万红军碑

 

  在大巴山深处的四川巴中老区,有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14年来行程约40万公里,走访了全国各地1000多个单位和3000多位红军将士及亲属,收集了2亿字的红军史料,并募集资金1000多万元,建起了全国最大的红军碑林。

  这位瘦瘦的老人身高1.6米,背略微有些驼,戴着厚大的近视眼镜。心中揣着“红军”这块丰碑,他愣是在大巴山中树起了一片又一片丰碑!

  他就是川陕苏区将帅碑林的创建者、将帅碑林管委会办公室主任——张崇鱼。

  张崇鱼1938年出生在大巴山这块贫穷的土地上,曾先后任副区长、区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委主任等职。

  1992年,正值红军入川60周年,张崇鱼提出应该在巴中为红四方面军建立丰碑,并自费800多元向红军将士发出“恭求墨宝”和为红四方面军建立纪念碑的信函3000多封。次年9月,这一想法得到了四川省政府的批准。

  从那时开始,张崇鱼就开始了漫漫“长征”之路:拜访红军将士、寻找红军将士和烈士的英名、筹集建碑资金……

  40万公里,相当于32个二万五千里长征。但张崇鱼却乐此不疲--虽然他在“长征”路上,曾被当作骗子关进派出所,被抢劫,被误解……

  2000年4月,张崇鱼在青岛拜访完一位老红军,被背后飞驰而来的摩托车撞到3米开外,头部和腿部受伤。司机让他住院观察,他丢下一句“哪有闲工夫住院”,一瘸一拐地走回住地整理资料。

  类似的车祸,十几年来到处奔波的张崇鱼在成都、大连、杭州、西宁、福州等地都遇到过,每回都有惊无险,同事们戏称“可能有老红军在保佑你呢!”

  有人说张崇鱼太抠。1994年4月,张崇鱼在石家庄走访了一个星期,虽然身上还有380元钱,但他舍不得花,买了4袋方便面,坚持了4天。他说:“每天有一袋方便面,就不会饿死人,老红军的钱一定要节约。”

  十几年间,张崇鱼的很多时间都是在路上。他到过数百座城市,却从未坐过飞机,坐过卧铺,住过大宾馆,更没到过任何风景区游玩。靠着这股拼劲,张崇鱼克服了说不清的困难,一步步把为红军建设碑林的想法变成了现实。

  如今的将帅碑林,从无到有,占地200多亩,已建成了红四方面军主要将领纪念像园、纪念碑长廊、红军纪念碑等13大碑区,共为红军将士立碑4000多块,石刻红军英名10多万人。

  张崇鱼,在大巴山中建起了中国最大的红军碑林!

  同时,张崇鱼还征集到了中央领导、高级将领、红军将士的题词500多件,收集红军将士名录9500多人、红军烈士名录12万多人,收集红军将士纪念物品2000多件,并编辑出版了《红军将士作品选》《红军故事集》等36本专著。

  现在,这位老人还在奔忙着,忙着将更多的红军英名刻在大巴山中的丰碑上。他的心愿很朴素:“这不仅仅是为了了却健在的老红军和老区乡亲们的共同心愿,更在于缅怀和纪念红四方面军将士的丰功伟绩,昭示我们的子孙后代:幸福不忘共产党,吃水不忘挖井人。”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红军  红军词条  七旬  七旬词条  史料  史料词条  老人  老人词条  收集  收集词条  
故事

 抗日小英雄姜墨林

   1937年中秋刚过,黑龙江大地上就下了一场半人深的大雪。侵华日军趁着天寒地冻,调动10多万大军,切断了东北抗日联军二路军总指挥部和在外作战部队的...(展开)

故事

 红色小故事500字:徐海东大将下...

 徐海东,1900年出生于湖北黄陂县夏店(今属大悟县)。在共和国十位大将中,他是出身最苦的一位,也是战斗中负伤最多最重的一位。徐海东刚到革命队伍时,也带来一些旧...(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