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红军王道金今年91岁(2006年),参加过5次反“围剿”战斗,全程走完长征。图为7月30日,他在住所接受解放军报记者采访。骆磊/摄
“91岁的王道金是遵义最年长的老红军,但他从不言老,你一定要采访他!”一周前刚到遵义,遵义军分区政治部主任沈绍翔见面就对记者说。
“我的亲身经历告诉我,长征的确是一个伟大的壮举!”昨晚8时,记者前去拜访王老时,问候刚完,王老就以军人特有的干练,开门见山进入正题:“但就我个人来说,1930年从江西兴国县参加红军时才16岁。后虽参加了5次反‘围剿’,全程走完长征,期间3次负伤,但比起那些为革命作出重大贡献的人,我是个‘小字辈’。”记者很快就感到了王老的不言“老”。
谈到长征最大的困难,王老说,并不是生死存亡,而是缺吃少穿和受伤。在江西老区有群众有粮食有衣穿,出了根据地穿衣吃饭就成了生存的最大困难。此外,很多受伤或是生病的红军战士,留下来被土豪劣绅杀害。“好在我年轻,身体还可以,受伤、挨饿都是‘小困难’,咬咬牙也就挺过来了。过草地时,有一天一粒粮也没有,我就拔草根一个劲儿地在嘴里嚼。尽管填不饱肚子,但甜甜的,不仅能解渴润喉,还能提神。说起来,还得感谢这种草呢!我的长征经历告诉我,不论碰到啥大困难,只要有信心,它也就会变‘小’了!”
全国解放后,王老被授予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和解放勋章,1955年被授予上校军衔。1958年,王老转业地方工作后,先后任贵州铜仁行署副专员、遵义地委副书记,1983年离休。
“革命几十年,但总觉得为党做的工作很少,要尽量发挥点余热。”王老只字不提自己的荣誉,而是和记者谈起他最关心的事:教育好下一代。王老是遵义市人大代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还受聘担任了两个学校的校外辅导员。他经常深入农村、街道、学校,义务给青少年讲传统,日程安排得很紧凑。征得王老同意,记者随手查阅了他7月14日至18日写在台历上的“工作备忘录”,发现除16日没活动外,其余每天至少有一项活动,有给本市的学校作报告,还有给来自重庆的大学生和浙江的小记者讲长征历史。“和他们在一起,我就觉得又年轻几岁!”王老乐呵呵地说。
乍看,这个不言“老”的老人,好像没啥困难。其实,王老的心脏和肾功能都不太好。他告诉记者:“我们国家还不算富,大家要体谅。该解决的,组织会考虑,自己不能伸手!比起那些在长征途中牺牲的战友,我算是幸运的,该知足了。”
这句句滚烫的话语,令记者十分感动。王老等革命前辈身上的这种品质,这种博大的情怀,永远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