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遭遇不幸的孩子,经过一年的煎熬,终于打开了心门,开始担负责任、坦然生活,畅想未来。
不想接近人,也不想别人走近,这大约是震区孤儿的“特点”。一年来,来自四面八方的爱,如涓涓细流,慢慢地渗入、温润孩子们受伤的心,一个个地打开他们的心结。
在那些灰暗的心角里,我们开始听到花开的声音……
同一个电话号码,廖亿萍每天拨打十几遍,电话那头连接的是爸爸,来自天堂的空寂。 地震发生前,廖亿萍的父亲和继母在都江堰虹口乡经营“农家乐”。当地震发生5天后大姑妈廖慧娟给廖亿萍捎回父亲遗物——一张手机卡时,这个16岁女孩子才猛地意识到自己和妹妹有了一个“孤儿”的身份。
“她们两姐妹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很令人担心。”廖慧娟说,姐姐会莫名其妙地烦躁,一点点事情都会发脾气,有时连饭都不想吃;妹妹就会躲在被窝里哭,越来越沉默。
最令大姑妈心痛的是,廖亿萍经历了太多生离死别:3岁时,父母离婚,当年父亲重组家庭,廖亿萍跟着大姑妈生活;10岁时,生母重病离世;16岁时,遭遇大地震,父亲和继母双亡。
“我还来不及对后妈好一点,就又一次眼睁睁地看着我最亲的亲人离开。”在廖亿萍看来,世界对她很残忍。继母进门时,她还很排斥,不愿意回家,特别是妹妹出生后更是有了“后母专宠妹妹”的成见。就在地震一个月前,固有的成见才从继母不断的嘘寒问暖中冰释。
但已经来不及了,只能是担当起妹妹的顶梁柱。“我不能一直悲伤,要照顾妹妹,要给她一个安定的家”,“因为大姑妈现在没工作,没收入,不想连累她”。
清明节,廖亿萍在父亲的墓前发誓,“与妹妹相依为命,不离不弃,将她照顾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