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观澜(1906—1982),浙江临海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赴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30年回国。曾任中共杭武、汀涟县委书记,闽粤赣军区组织部、宣传部部长,中央苏区《红色中华》总编辑,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土地部副部长、中央土地委员会副主任、查田运动指导委员会主任。
远处,退耕还林后新长出来的小树,让千年的黄土坡绿意满眼;近处,数十幢石窑洞高高低低散落在狭谷里,洞顶偶尔露出的几株蒿草,无声地展示着年轮辗过的痕迹……像陕北许许多多的小山村一样,走在村子里,扑面而来的是黄土地悠远宁静的气息。
这里是延安市宝塔区河庄乡李家洼村。1939年4月,由于延安中央医院落户这里,这个小山村自此走入新中国革命的史册。
就在这个小山村里,就在这个已经荒废的医院里,曾经流传过一段毛泽东与一位台州乡贤深厚情谊的佳话。日前,“红色之旅”采访组来到这里时,再次感受到了伟人毛泽东对战友那种超越时空的生死情谊。
一幅题词,成就一段佳话
延安中央医院旧址,散落在李家洼村后的黄土坡上。
由于年代久远,医院废弃已久,当年医院所有的几百孔窑洞,倒的倒,塌的塌。如今所存的,仅石砌大门一座,手术室和门诊部石窑十孔及少量土窑洞。
1941年,时任陕甘宁边区党委副书记和统战部部长的王观澜,因在长征途中患了严重的肠胃病,身体极其虚弱,被紧急送到这里治疗。
毛泽东对王观澜十分关心。一天早晨,他从杨家岭出发,徒步走了五六里山路,涉过一条河,专门到医院探望躺在病床上的王观澜。
由于长期严重失眠,王观澜面容憔悴,头疼难忍,无力动弹。毛泽东悄悄地走到病床边,坐在一张狭长的木板凳上,拉着老战友瘦弱的手,嘘寒问暖。他还嘱咐医院领导精心治疗,并劝慰王观澜夫人徐明清要宽心,照顾好他。
那次探望后,毛泽东仍惦念着王观澜的病情。1941年12月16日,又特地派人到医院送去一封信。徐明清打开一看,发现是毛泽东用毛笔写给王观澜的一幅题词:
“既来之,则安之,自己完全不着急。让体内慢慢生长抵抗力和它作斗争,直到最后战而胜之,这是对付慢性病的方法。就是急性病,也只好让医生处治,自己也无所用其着急,因为急是急不好的。对于病,要有坚强的斗争意志,但不要着急。这是我对于病的态度。书之以供王观澜同志参考。”
这幅题词,不仅对王观澜与疾病进行顽强抗争,给予了很大精神力量,后来还广为流传,成为不少人对待疾病,始终保持坚强、乐观态度的一个座右铭。
在主席的鼓舞下,王观澜病情很快有了起色。不久,他能下床走动了。获悉这一消息后,毛泽东非常高兴,立即赶来看望,并鼓励他继续锻炼身体,争取参加党的“七大”。
一只铁鏊:见证生死友谊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七大”前夕,王观澜旧病复发,手不能抬,腿不能伸,情况万分危急。延安中央医院一位“洋大夫”断言:他活不过一个星期了。
徐明清伤心透了,含着泪水,给毛泽东写了一封充满悲伤情绪的信。
此时,蒋介石正抓紧时间部署全面内战,毛泽东的工作相当繁忙,但接到徐明清的信后,很快又给她回了信。
据徐明清回忆,当时,延安处于敌人的重重包围之中,物资供应严重不足,生活条件极端困难。但党中央对王观澜的关怀无微不至,组织医务人员精心治疗,又召集中西医专家进行会诊。
毛泽东更是体贴入微,他知道王观澜的肠胃消化不良,特地把自己平时土法烤馒头片的铁鏊送去。因王观澜手脚发凉,头晕失眠,他又把自己用的热水袋、体温表、西药针剂和葡萄糖粉送去。
在党中央、毛泽东的亲切关怀和医务人员的精心治疗下,王观澜极度虚弱的身体,竟奇迹般地逐渐好转。1946年秋高气爽之时,他开始练习走路,而后练习爬山。
据说,毛泽东送给王观澜的那只铁鏊,至今还保存在延安历史博物馆。无庸置疑,它见证了伟人和革命老战士的生死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