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事迹】
奔波一年,建起全国第一座乡镇级革命烈士纪念碑;紧扣时代精神,巡回宣讲《八荣八耻》……许昌县榆林乡6位老人退休后,公益事业越做越大。
●6位老人爱上“公益”
12月2日,许昌县榆林乡一中,朱清治和两位老搭档朱清安、刘玉亭,带着他们自己制作的《24勤学》,利用课间时间向学生们宣讲古人勤奋好学的故事。“我们跟这几位爷爷可熟悉了,校园西南角的革命烈士纪念碑就是他们建的。”该校八年级学生王艳说。
75岁的朱清安说,经常跟他们一起做公益事业的还有赵林广、桓建光、黄国恩。
榆林乡政府的一名负责人说,这6位老人做的公益事业很广泛,他们紧扣时代精神,结合本地实际搞一些活动。2008年宣传《八荣八耻》,去年建革命烈士纪念碑,今年宣传《24勤学》。
●奔波一年建烈士纪念碑
朱清安说,2008年的一天,他无意中获悉榆林乡是“革命老区乡镇”,历史上曾涌现一批革命烈士。“但今天的青少年却对此了解不多”。2008年5月,在一次老干部聚会上,朱清安提议在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为革命先烈建碑立传,激励广大青少年奋发图强。他的建议得到了其他5位老干部的肯定。
说干就干,他们自己捐出一部分钱后,就到社会上募捐,6位老人共募捐17万多元。
2009年4月,榆林乡革命烈士纪念碑在该乡一中落成。据了解,这是目前全国第一个乡镇级的革命烈士纪念碑。
●“白发组合”想老有所为
这6位老人年龄不一、性格各异,却在离退休后因共同的目标团结在一起,成为乡邻尊敬、学生欢迎的白发组合。
桓建光在6位老人中“最年轻”,今年66岁。
朱清安,今年75岁,退休前是榆林乡副乡长。“就是想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多给家乡办点儿事”。
朱清治今年75岁,是名退休教师。朱清治说,他不想在无所事事中消磨掉晚年。
刘玉亭今年68岁,他说:“人这一辈子很短,能多做点儿事就多做点儿。”
赵林广是他们中年龄最大的,今年84岁。小时因家里穷,想上学没条件。“我希望子孙后代珍惜大好时光,多学点文化”。
黄国恩今年76岁。他说:“只要还跑得动,我就会一直忙活下去。” (记者 韩争强 魏举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