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27岁母亲想为儿子捐角膜市民捐来1.89万爱心款

  

  父母细心地照顾着手术后的小健

  昨天,云南各地涌动的爱心温暖着小健平。“我要把我的一半养老金捐给孩子治疗眼睛”、“我们是春蕾爱心基金会的,我们想为小健平捐款”、“你们能不能来取一下,我捐1000元”……从昨天早上8点开始,本报热线5353000就一直响个不停。截至晚上7点50分,20多名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已向小健平捐出了1.89万元爱心款。

  与此同时,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眼科也对小健平的手术费用进行了大幅度的减免。爱心涌动的眼科内,小健平度过了手术后的第一天。

  在此,小健平及家人借本报向所有伸出援手帮助过他的市民表示感谢。

  神秘女士捐出1万元

  昨天上午10点左右,看到小健平在病床上哭闹,一名70多岁的高个老人笑呵呵地说:“好,孩子健健康康的比啥都好。”说完,老人从兜里掏出500元钱塞给了孩子的母亲李明仙。“他说什么都不愿意透露姓名,就说是住在春苑小区。”老人丢下钱就走,李明仙失声痛哭,跪地感谢。

  “手术费用还差多少,我给他补上。”昨天下午,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女士打进本报热线要为小健平捐款。晚上9点左右,记者接到了这名女士1万元的转账短信。短信中,她说:“我也就是做了一点微不足道的事情,我只是想让小孩早日康复。”

  昨天,捐出钱不愿留名的好心人,我们还遇到了好多,他们用实际行动铺就了小健平的复明之路。

  郭奶奶转两趟公交车到医院送钱

  昨天一大早,家住云南映象小区的郭女士看到本报报道后就再也坐不住了。花了两个小时,她转了两趟公交车从家里赶到病房,给小健平送去1000元钱。看着满头白发的郭女士,李明仙已经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只是不停地说:“谢谢,谢谢。”郭女士说,她看到小健平的照片,觉得孩子太可怜了,忍不住想要帮助他。

  “李建波的义举,代表着他全家人的慈爱之心,把亡父的角膜捐给小健平,感天动地,暖人心扉……”昨天,77岁的蒋先生拿着一张墨迹未干的稿纸来到本报。“李树森和李建波的行为太感人了,我给他们写了一首诗。”蒋先生边说边从口袋里拿出500元钱。整个过程中,他反复说着:“李建波太难得了。我这么大年纪,还没有见过这样伟大的儿子。”蒋先生说,这500元钱是他半个月的养老金。

  刘女士要在单位发起捐款活动

  昆明某电站的刘女士由于离医院较远,不方便赶去医院,特意向本报咨询了李明仙的银行账号。“我看了整个事件的报道,所有人都在努力,现在角膜找到了,手术也完成了,我也想尽量在经济上为他们提供帮助,这样这件事情就完美了。”刘女士除了自己捐出几百元钱外,还号召电站的同事也一起帮忙,“大家能帮多少是多少,关键是这份心意。”

  小健平的事情也引起了云南省第二建筑工程公司设立的春蕾爱心基金会的注意。基金会看到了报道之后,立即派专人看望了小健平,并送去1000元捐款。

  “博爱动天地,真情暖人间。”昨天一天,共有近20人给小健平捐出了爱心款。我们希望,在无数人的关心和帮助下,小健平能早日康复。

  人物

  李建波:

  “父亲如果知道他的角膜让一个孩子重见光明,

  他在天之灵一定会开心的”

  李建波是一名普通的中年男子,他却做出了一个不平凡的决定。他将逝世的父亲的角膜无偿捐献给了云南省中心眼库,因此他父亲也成为云南省历史上角膜无偿捐赠的第一人。

  作为儿子,提出这样的想法,究竟要承受多大的压力?“我当时没有想太多,只是想着,父亲走了,可小健平的路还长。”李建波说,为了能顺利捐出父亲的角膜,他在父亲所住医院的急诊室门口等待了5个小时。在不知道怎样合法捐赠后,他回到了家中,彻夜未眠。

  第二天上午,李建波开始着手准备父亲的葬礼时,接到了可以捐赠角膜的消息。他一时不知所措,“我也不知道怎么办,只好再与家人商量。”当家人再次同意将父亲的角膜捐赠出去后,李建波顾不上吃饭就赶往了医院。几经周折,李树森老人的角膜被顺利地摘下。

  回想起父亲的一生,李建波感慨不已,失去父亲也让他体会到了生命的可贵。“我希望这样能改变大家固有的观念,做个表率。”

  “父亲生前是个非常善良的人。他如果知道他的角膜让一个孩子重见光明,他在天之灵一定会开心的。”

  进展

  术后的小健平哭闹了一夜

  前天晚上,刚刚做完手术的小健平一夜没睡。哭闹了整整一夜,李明仙夫妇也整夜没睡。但是,复明有望的喜悦,让这对经历了无数挫折的夫妇幸福无比。

  据悉,在昆医附二院接受角膜移植的小健平在手术结束后半小时就醒过来了。从李明仙夫妇的黑眼圈中可以看出,他们一宿没睡好,“他不停地哭闹,可能是麻醉过去了,创口有些疼。”据附二院眼科周伟主任介绍,手术过程很平稳,没出多少血,明天就能给小健平拆线了。“老人的角膜有些水肿,手术后应该会消肿,小健平也能重见光明。”

  “以后他们就是我的亲人啊!”李明仙看着长长的捐款人名单时泣不成声。这个在绝望中挣扎了一年多的母亲,终于看到了光明的希望。

  调查

  眼库“有库无眼”,300人排队等待角膜

  昆医附二院自主研发“人造角膜”有望解决角膜供应难

  昆明市无偿捐献角膜的第一人李树森顺利完成了捐赠之路。然而,如果没有那么多有爱心的人和医院的介入,小健平可能还像很多生活在黑暗中的人一样,苦苦等待着捐献者的出现,而李树森的角膜也将随着他生命的逝去而长埋地下。这是一个感动无数人的爱的行动,但这个行动的背后,反映了云南器官捐赠面临着的尴尬局面。

  李建波为什么会在第一时间打电话给省红十字会?因为在很多医生的记忆中,红十字会负责器官捐赠一事。但实际上,云南省唯一一个经省卫生厅批准的中心眼库,在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因为没有眼库,目前省红十字会只负责咨询。

  云南省卫生厅医政处的相关人员称,因为云南省没有出台地方性的法规,所以目前,捐赠者往往处于不知道到哪里办理捐赠手续的局面。如果有朝一日这样的法规一旦出台,捐赠角膜和遗体的系统将才能运作起来。

  虽然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虽设有中心眼库,但“零库存”却让这个云南唯一的中心眼库面临着尴尬。从1991年成立至今,300多名病人排起长队,在黑暗中等待角膜,但“零库存”让他们不得不与黑暗为伴。

  “每年也会有两三人捐出自己的角膜,但都属于有偿捐助,而且少之又少。”中心眼库的相关领导表示,中国人“死要留全尸”的观念太重,很多人去世后,往往家属都不会同意将他们的器官捐献出来。因为家属的反对,每年都有不少捐赠者不能捐赠。另外,在外省很多地方,眼库都有劝捐员。这些劝捐员工作在病危者的床头,劝导他们捐献器官。但云南的中心眼库并没有设置这样的岗位,投入不足也就成为了阻碍眼库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种种困难之下,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眼科自主研发的“人造角膜”有望为生活在黑暗中的病人们带来光明。1995年,该医院眼科和国外技术团队合作成功进行了第一例人造角膜的移植,虽然手术失败了,但也给附二院眼科研发“人造角膜”开创了先河。

  近几年,该医院又为3名患者成功实施了“人造角膜”移植手术。目前,这3名患者正在进一步观察和随访当中,且康复进展良好。医院眼科主任周伟表示,此项技术前景很好,有望解决角膜供应难的局面。

  尽管如此,目前还有数百名生活在黑暗中的患者期待着大家的帮助。如果你身边的亲人或朋友,有意在身后捐献角膜的,可以拨打(0871)5351281—2431联系咨询捐赠事宜。(完)(记者侯玉才 实习记者杨斌/文 记者张玉杰/图)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角膜  角膜词条  爱心  爱心词条  儿子  儿子词条  母亲  母亲词条  市民  市民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