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捐助的东西占据大半个后备箱
学校领导在鼓励韩秋燕积极配合治疗,早日回到校园
今年9月1日开学,在嘉祥县一中高三·四班的教室里,有一位学生迟迟没来学校报到。老师打电话给家长询问情况后得知,这位叫韩秋燕的姑娘生病住院了。几天之后,和韩秋燕同村,在嘉祥一中工作的一位老师得知,韩秋燕患上的竟然是可怕的白血病。这个消息很快在校园中传开,同学们知道治病要花不少钱,为了让韩秋燕同学早日康复,尽快回到校园,嘉祥一中的全体师生为韩秋燕同学举行了一次捐款活动。10月14日,学校领导将筹集到的212258元钱交到韩秋燕家人手中。
“孩子被确诊为急性淋巴白血病,感觉像天塌了一样”
16岁,是人一生中最美好的年纪,这个家在嘉祥县梁宝寺镇寺后村的韩秋燕小姑娘,本来应该和同龄人一样坐在教室里学习,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前不久她被确诊为患有“急性淋巴白血病”。
14日,记者在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西院区见到了韩秋燕的母亲张焕美。因为多日来为女儿的病情操劳,张焕美显得特别憔悴,眼睛里也布满血丝。“今年7月份孩子正在学校准备期末考试,突然有一天,她给我打电话说自己脖子发粗,而且起了很多疙瘩,学校的医生说是痄腮,她就在学校附近的医院打了两天针,但是两三天之后孩子脖子上肿起来的疙瘩还是没消退。”张焕美心里开始有些担心,心想,如果是痄腮的话应该具有传染性,可学校里为什么只有自己的孩子得了“痄腮”?为了保险起见,张焕美让孩子请假回家,开始在家里治疗,但是半个月过去了,孩子的情况还是没有好转。“然后我就带她来到济宁第一人民医院,检查过后医生可能是怕我们受不了,也没说具体是什么病。直到八月份确诊之后,才告诉我们孩子得了急性淋巴白血病。”说着,张焕美已经泣不成声,“之前我们哪听说过白血病,得到这个消息,我觉得就像天塌下来一样。”“因为怕她心里有压力,直到现在,我们也一直没敢告诉她真实病情,医院里的医生护士也帮我们瞒着孩子,只是说她血液里有炎症,很好治疗。”韩秋燕的母亲哽咽地说,“现在秋燕经常对我说‘妈妈,等我治好病,我就去上学。’听到之后别提我心里有多难受了。”
“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算砸锅卖铁我也得救孩子”
张焕美告诉记者,孩子被确诊后,医生说救秋燕唯一的办法是做骨髓移植,“她的弟弟和妹妹都做了骨髓配型,我11岁的儿子和秋燕骨髓配型没成功,秋燕13岁的妹妹经过骨髓配型后,医生说有四分之一配型成功的几率,但是小女儿的体质不是特别好,经常生病。”张焕美说,小女儿能不能和秋燕做骨髓移植,还要再观察一段时间才能确定。
记者了解到,现在秋燕正在做第三疗程的化疗,她每个星期都要做一次化疗,昂贵的化疗费使这个普通的农村家庭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从秋燕生病到现在,到底花了多少钱我也没具体算,多的时候一天五六千,一般一天也得五六百块钱。”说着,韩秋燕的母亲又掉起了眼泪,“我在家务农,她爸爸在外边打工,一年的收入也就五六万块钱,这两三个月的时间家里的积蓄花的也差不多了,现在秋燕的化疗费都是跟亲戚朋友借的。”
能让张焕美感到一点安慰的是,秋燕的病情没有继续恶化,秋燕的心态也非常好,积极配合治疗,从来没说过疼。“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算砸锅卖铁,我也不会放弃救我的孩子。”韩秋燕的母亲说。
嘉祥一中师生两天为秋燕捐款21万余元
“得到秋燕生病的消息时,我心里也很难过,因为我对秋燕的印象非常深刻,她学习很刻苦,在学校见到我时,离很远就跟我打招呼。”10月14日下午,嘉祥一中高三年级主任付善修对记者说,韩秋燕得病后,学校领导召集各班团支书说明了韩秋燕同学的情况。10月8日开始,同学们就开始为韩秋燕同学捐款,短短两天时间,全校师生共筹集到212258块钱。“统计出来这个数字后,我和学校的老师们都很吃惊,没想到能捐这么多,因为学校里的孩子大部分来自农村,他们平时生活都很艰苦,这些钱都是学生们省吃俭用节省下来的。”说着,付老师打开轿车的后备箱,记者看到,四个装满信封的塑料袋占据了大半个后备箱。“塑料袋里装着大信封,大信封里面又装着一个个小信封,每个小信封里是每个班级捐的钱。”付老师随手打开了一个小信封,记者看到信封里的钱有5元的、10元的,还有几张100元的。在信封里还有一份捐款人的名单,上面写着“张德壮20元、陈璐30元、孔敏杰10元……”“这是高一·八班的捐款,一共是1237块钱,像这样的小信封一共有201个。”付善修老师对记者说。“最让我感动的是,捐款之后,与韩秋燕素不相识的高一年级的贾继法又找到我,说自己这几天心里想着韩秋燕同学生病的事,吃不下饭,他把节省下来的饭钱和零花钱,一共88块钱又交给我,让我再给韩秋燕带过来。”付老师说,还有一位不愿留姓名的学生家长10月8日给他送去1000块钱,让他给韩秋燕带过来。
21万余元,对张焕美一家人来说,是个大数额,收到学校领导送来的这么多钱,韩秋燕的母亲非常激动,“我之前都没想过学校能为秋燕捐这么多钱,我知道学生上学都不容易,哪好意思拿学生的钱?等孩子病好之后,我会把钱慢慢还给他们。”张焕美感激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