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家境贫寒的张太明初中毕业便被迫放弃学业。“要文凭没文凭,要体力没体力,连外出打工都是一种奢望。”17岁的张太明茫然无助。为了生计,张太明种过地、养过鹅、卖过树,还当过司机。在忙忙碌碌中,张太明度过了人生美好的青春年华。
1998年,三十而立的张太明选择创业。创业的想法源自一次菜场的“偶遇”。1998年,驾驶员张太明跟随单位到南京出差,他偶然到附近菜场闲逛,看到有人为收购龙虾而互相抬价,这让生在水乡的他大感新奇。“在金湖无人问津的龙虾到南京却成了‘香饽饽’,看来这龙虾有市场。”看到商机,张太明果断辞掉在机关单位开车的工作,干起了贩卖龙虾的生意。
收购龙虾的季节,张太明骑着破旧的自行车在湖区、塘口奔走,一天忙下来,甚至顾不上吃顿像样的饭。拼搏一年后,苦尽甘来,张太明不但还清了创业时的借款,还挣到了3万多元,掘到了创业的第一桶金。
两年后,张太明迎来了人生的第二次转折。“当时龙虾逐渐被本地人认可,走上大众餐桌。”张太明回忆说,看到新商机的他又心动了。2000年,张太明在镇上买下一处临河房产,办起以烧制龙虾为主打的“太明饭店”。自此,张太明与“太明龙虾”开始走进人们的视野。
2005年,凭借独创的“太明蒜泥龙虾”,张太明筹资在金湖县城开办了太明渔村、太明生态园大酒店。随后,他又在无锡、太仓、南京等地开设多家连锁店。一时间,金湖太明蒜泥龙虾火遍大江南北,张太明也成了远近闻名的“龙虾大王”。
张太明的生意越做越红火,钱也越赚越多。富起来的张太明对富裕有了新的理解:一个人富不叫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他认为助人有两种做法,一种是帮助那些有能力、有梦想的人共同圆梦,一种是帮助那些没有劳动能力、生活困难的人摆脱困境。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张太明授的“渔”不是捕捞技术,而是养殖技术。多年来,在他的指导帮助下,众多贫困农户通过从事龙虾养殖、贩运及深加工等,实现了脱贫致富。贫困户没有良种,他就在兴化、启东等地建立水产品育种基地,优先供给贫困农户;贫困户没钱买饲料,他自掏腰包帮着垫付;贫困户没有养殖经验,他就花钱组织大家到外地参观学习……在张太明的家乡银涂镇,60%的低收入户在他的带动下靠水产养殖摆脱了贫困。
湖滨村水面5000多亩,但由于生产方式落户、缺乏技术,当地渔民收入增长缓慢。于是,张太明让该村480多户渔民加入他的合作社,带着大家规模化养殖龙虾、甲鱼。从虾苗、甲鱼苗的订购到养殖上市,他都全过程参与。他还利用从事餐饮业的优势,高出市场价直接从渔民手中收购龙虾,单这一项,就帮助该村渔民增加收益100多万元。
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百万、千万富翁,对于那些因特殊情况致贫的困难群体,张太明的原则是能帮一把就帮一把,这一帮就是18年。
2000年,张太明在镇上有了自己的第一家“龙虾店”。此时的他,并不富裕。用他的话讲,“只有那些迫于生计的人才会开家小店糊口。”
就是在刚能糊口的阶段,张太明开启了他好人善行的另一种人生。当年,由于自然灾害以及国家退养还湖等政策的影响,靠打渔为生的渔民面临生活困境。看着身边的人为生计发愁,张太明决定为大家做点事——把那些家庭特别困难的渔民招到店里帮忙,帮着解决生活问题。从此,“面向家乡、面向贫困农民家庭、面向下岗职工”成为太明渔村用工不成文的规定。多年来,张太明先后解决1000多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其中180多人是家庭贫困的农民渔民和下岗困难职工,单工资这一项,每年就为贫困家庭增加收入600多万元。
随着产业越做越大,张太明能做的事也越来越多。捐助困难学生读书、救助重大疾病患者、照顾孤寡老人……18年来,他资助孤寡老人、贫困家庭和公益事业的资金累计超过300万元。“能帮就帮一些。”张太明还是那句话,不感人,却踏实。
小敏(化名)、小新(化名)是张太明目前仍在捐助的学生。记者跟着张太明,见到了其中的一个孩子和她的家长。见面时,小敏的爷爷哭了,因为见到了一直在默默帮助他们的好心人;小新笑了,因为她考上了金湖县实验中学,她可以当面把这个消息分享给张叔叔。
感人的另一幕出现在银涂镇敬老院。听到张太明来了,老人们不顾大雨来看他。“太明啊,要不是你的空调,这个夏天真没法过。”“太明啊,你给我们买的音响效果不错。”老人们看有外人在,使劲说着张太明的好。
老人们把张太明的好记得清清楚楚。2012年严冬的一天,张太明到敬老院看望老人,细心的他发现,敬老院没有取暖设备,老人冬天特别难熬。于是,回家后的第二天,他就拿出20万元,给敬老院的每一个房间都装上了空调。
刚刚考上高中的孤儿、家庭困难的大学生、一度面临辍学的15岁女孩、身患重病的镇农电站职工、北京看病时偶遇的病友……在那些曾经受到过张太明帮助的人们心中,他无愧“中国好人”。
创业20年,在张太明身上,不仅有一个普通农民创业者的拼搏精神,还有一个企业家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