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
葛红花被父母送给了一对光棍兄弟收养
他们待她如掌上明珠
30年后
葛红花带着年迈多病的两位老人去上班
因为她习惯牵着他们厚实的大手
两位老人中的哥哥叫葛保尧,80岁
弟弟叫葛保田,77岁
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岳坊镇冯庙村两间破旧不堪的土房里,因为过度贫困,还有一位年迈的老父亲,葛保田兄弟俩都没娶到媳妇。老来无子,日子有些难熬。
然而一个女婴的到来,让这个家顿时热闹起来。当时他们村有户人家生了个女儿,因家里实在穷得揭不开锅,想把女儿送给葛保田兄弟俩养活。“当时觉得人家逗自己呢,但心里确实也想要个孩子,一来家里可以热闹一些,二来老的时候可以有人端茶倒水。”葛保田笑着说。
后来,那位村民真的将刚几个月大的女婴抱给老哥俩时,他们又惊又喜。
“家里有6亩地,哥哥身体不好,就留在家照看闺女,我干地里的活。”葛保田说,当年日子过得很苦,但奶粉却要5元钱一袋。为了挣奶粉钱,“什么苦力都干过,最赚钱的活是给拖拉机装土,装一车挣3块钱,有一天我一口气装了10车。”
后来,葛红花慢慢长大了,懂事了。他管葛保田叫爸爸,葛保尧叫大伯。“上学后,我开始知道家里条件不好,更加努力学习。”葛红花说,爸爸为了给她凑学费,开始外出“讨喜钱”。村庄附近只要有办红白事的,葛保田就到那家门口放一挂鞭炮,人家一高兴就给点喜钱,有多有少,有时会是几支香烟。一个春节,葛保田从来没停歇地跑着,为了给女儿挣弥足珍贵的生活费。
葛红花深知自己读书的钱来之不易,因此每学期都往家拿奖状,这让老哥俩更有盼头了。后来,当地政府分别给葛保田兄弟俩办了五保和低保。葛红花说,
在亳州师专读大二那年,葛红花给爸爸打电话,听到电话那头声音不对,而爸爸只说自己感冒了。“我跟他们生活了20多年,我知道他在骗我。”葛红花当时正在班里背书,冷静之后,她立刻收拾东西坐上了回家的车。
医生当时诊断葛保田患脑血栓和脑梗塞,躺在床上已不能动弹,而其兄葛保尧因为智商低于常人,且多病,无法照顾他。葛红花流着眼泪伺候了爸爸几天。“那几天压力很大,学校里就快考试了,事关学业;爸爸患了重病,急需人照顾。”但葛红花最终还是决定去上学,把爸爸交给敬老院的其他老人照顾。
“”葛红花在那一年获得了国家级奖学金5000元,他用奖金给两位老人买了一台他们梦寐以求的电视机。
2012年毕业后,葛红花以优异的成绩考上蒙城县的教师。为了节约开支和照顾身体不好的两位父亲,葛红花选择了马集镇田桥村里一个偏僻的小学,并把老人接到村小一起生活。
第一个月,葛红花拿了1500元工资,葛红花给两位老人每人买了一件100多块的衣服。在葛红花眼里,一定要让老人穿暖和,但是她也会权衡生活的开支。父亲和大伯年事已高,挣钱贴补家庭开销的担子就落在了葛红花一个人身上。平时除了上课教书,葛红花还会利用假期和双休日时间,到县城做兼职。
2015年,葛红花因工作突出,被调到蒙城县附小联盟学校任职。
葛红花带着父亲大伯来到蒙城上班的第二年,葛保田脑梗加重,严重脑萎缩。葛红花就自学护理,悉心照顾父亲。2018年,葛保田脚部、肺部感染,在重症监护室住了一周。一支进口药750元,一天就需要两支。
每天的外用药、人血蛋白、营养液等昂贵的医药费让葛红花快撑不下去,很多人都劝葛红花放弃。幸运的是,葛保田挺了过来,一个月后,他慢慢好转,也能正常吃饭了。
“我大伯不经常出去,经常在家待着。有时候看他年纪大了,丢三落四,穿袜子有时只穿一只,就看着他穿。”在父亲和大伯眼里,葛红花是个听话的孩子。谈到父亲和大伯,葛红花则用“单纯”“善良”这样的词语来概括。
她的眼神就像30年前葛保田兄弟俩初见那个女婴时咧开的嘴角,宠溺而幸福。
31年养育之恩,她用冷暖相守、不离不弃反哺;逆境中飞翔,她带着两个“爸爸”起航;她用自己的双手为家人编织温暖,她用纯真善良诠释传统美德。
人美,心更美!
为葛红花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