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8日凌晨5点半,在亳州市区光明西路邓庄六巷22号的一处民宅内,62岁的许长荣站在大她4岁的哥哥许全意的床边,将热水倒入脸盆,浸湿毛巾后又伸手试一下温度,才将水端到里屋,然后动作熟练地给许全意洗脸、擦身、换尿布,接着做饭。
“伸手……翻个身……好……”躺在床上的许全意不一定听得明白,但见到许长荣手臂一抬,他似乎就知道要伸直双手;许长荣一扭脖子,就是要他翻身擦后背……这时候的许全意温顺得像个听话的小孩。由于护理得当,许全意身上至今没有生过一处褥疮,也没有丝毫难闻的气味。
这一切忙完,已近7点,许长荣匆匆带上来不及吃的早餐,骑20分钟的自行车到一家制药厂上班。为了贴补家用,在照顾哥哥之余,已退休的许长荣不得已又拾起自己的老本行,到药厂做化验员。
许长荣的哥哥许全意,1970年患上精神病,1992年下肢瘫痪,随后又丧失了基本的语言能力,床边再也离不开人。几十年里,为了照顾这个儿子,母亲许张氏付出了无尽心血。他也是母亲离世前最大的牵挂。
“您放心,只要我活着,就会照顾好哥哥。”这是2013年12月23日凌晨2点,母亲临终前,许长荣的承诺。听到女儿许长荣和其他子女的回答后,母亲安详地离开了人世,享年97岁。
在母亲去世后,许长荣和姐姐许长琴接过“爱的接力棒”,代替母亲继续细心照顾瘫痪的哥哥,践行对母亲的承诺。
许长荣白天上班,照顾许全意的重任就落在许长荣的老伴张传民和73岁的三姐许长琴身上。为了更好地照顾哥哥,老家房子拆迁后,许长琴、许长荣姐妹俩就以一年2万元,有点“肉疼”的价格,合租了一个有院子的两层住宅,“只为对母亲的承诺,要用一生去完成。”
“你好好吃饭,身体好了,咱妈也就放心了……”早上7点,许长荣上班后,三姐许长琴用勺子一口一口喂着许全意。病床上的许全意已经66岁,但皮肤红润细腻,而且气色很好,不见一根白头发。原本全身瘫痪的他,现在不仅能伸手拿一些食物吃,双腿也能自己伸蜷。
有人问许氏姐妹累不累,有没有背包袱的感觉?“照顾自己的亲人有什么怨言和累呢?都是一个妈生的,就是一家人抱团取暖。”姐妹俩说。在姐妹俩心中,母亲许张氏留下的除了和自己流着同样血液的许全意,更多的是坚强、淡泊、满足和爱。
“娘,你在另一个世界安心吧,俺哥就是我们的宝贝。”看着母亲的遗像,许长荣多次泪流满面。
在目前租住的房屋里,许全意住在一楼里屋,有空调和电视机。“电视不间断地开着,也不知道他能不能看得懂,但那里面的人声、人影可以让他不那么寂寞。”许长琴说。
“俺这小哥就是俺全家的宝贝,大家都宠着他爱着他。”许长荣说,他们总共兄妹7人,由身体还算健康的她和老伴张传民以及三姐许长琴日常照顾许全意,其他的兄弟姐妹以及侄子侄女、外甥外甥女都会隔三岔五地来看望许全意。“俺大哥和大姐已经80多岁了,身体不是很好,隔几天都会让他们孩子开车拉着她来看许全意,看着他吃东西都格外开心。”许长荣说,在照顾许全意的事上,家里所有的子孙辈也都非常支持。
性格开朗的许长荣说,兄妹在一起,再累也不觉得,她有信心把哥哥照顾好:“我经常坐在床头跟哥哥说,我身体好心态好,一定照顾你到老。你活到80岁我就照顾你到80岁。”
因为有爱,所以精彩,因为有情,所以动听。执亲之手、与之偕老,这不仅仅是相濡以沫的扶持,更是催人泪下的亲情故事。正是这似水流年的薪火相传,写下了一代又一代的大爱礼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