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爱人蓝连青,传承家风一个‘舍’字,舍得舍得,有舍有‘德’。”
“蓝连青是我的妈妈,看着她站在领奖台上,想起妈妈的善良慈孝、乐于助人,她像一道光温暖别人,也照亮了我们。”
蓝连青是谁?她是广西南宁市上林县镇圩瑶族乡镇马社区镇马街居民。在上林县镇圩瑶族乡,提起蓝连青一家,人们都会竖起大拇指。这家人五代同堂,尊老爱幼,遵纪守法,互敬互爱,积极进取,乐于助人,家庭和睦温馨,深受邻里和社会的好评。
9月6日,身穿红装的蓝连青从南宁吴圩国际机场出口走出,胸前的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全国孝老爱亲模范奖章格外醒目。她动容地说,自己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只是用一颗孝心、助人为乐的心去对待生活,只有让别人感到幸福了,家庭和社会才会和睦。此次进京登上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的舞台,让她认识更多模范,成为她的榜样,也激励她今后带领村民将和谐、美好、幸福传播下去。
蓝连青的奶奶享年103岁,是上林县镇圩瑶族乡有名的长寿老人。老人在世时身体健康,总说:“身体好,是托了子孙们的福。”
每天早上,蓝连青总是第一时间来到奶奶房中,照顾奶奶起床穿衣、梳洗、吃喝等。晚上睡觉前,她要到老人床前探视,确保奶奶安睡后才放心。
照顾奶奶,还得说一说“草药”的故事。奶奶自从摔跤骨折后不能站起来,送到大医院也治不好。蓝连青便按照老中医的指点到悬崖峭壁上采草药为奶奶医治,其中最难采的一味药,得卧着爬过一道石缝才能摘到。丈夫卢成体形较大,进不去,只有体形娇小的蓝连青才能通过。自小就有恐高症的蓝连青虽然系好了保险绳,但腿还是不由自主地发抖。见状,丈夫心疼地说,“阿妹,我看算了吧,这药我们不采了!”执拗的蓝连青一心想的都是奶奶的健康,仍咬紧牙关匍匐钻行,终于在竭力伸出右手的一刹那摘得草药。往回爬的时候,疲惫的蓝连青过于激动,眼镜磕碰到一条突兀的藤根掉下悬崖。没了眼镜,高度近视的蓝连青只能慢慢摸索而下,惊险的一幕让不远处的丈夫吓出一身冷汗。
用细心和温情,她一直悉心照顾奶奶,直至今年1月老人逝世。卢成说,他的爷爷曾留下一个祖训——人要懂得舍。在卢成看来,他将爱人蓝连青这种慈孝就理解为一个字“舍”,舍得付出,帮助别人,有舍有得,而这个“得”在妻子身上展现出来的就是品德的“德”。
蓝连青一家延续慈孝家风,家庭团结和睦,互敬互爱,亲情融融。如今,蓝连青父母虽然年逾八旬,但仍是当地瑶山歌艺术团的“歌王”。蓝连青的丈夫卢成是瑶山歌艺术团的团长。
在事业上,蓝连青是丈夫的好帮手,全力支持丈夫的事业。瑶山歌艺术团是当地有名的文艺团体,创建者就是蓝连青一家。蓝连青夫妇在闲暇时,努力收集散落民间的歌词曲谱、民间故事,琢磨着如何发扬光大瑶山歌、瑶族文化。经过多方筹备,以蓝连青家族成员为主要成员的瑶山歌艺术团成立了。
以前,散落民间的瑶山歌歌词内容和唱腔比较单一。成立艺术团后,蓝连青和丈夫把曲调作了进一步提升,使山歌的曲调唱腔更丰富,表现力更强。他们还将新农村建设、党的惠民政策、中华美德贤文等内容用本土壮音编成歌词进行传唱。这些词曲句式整齐、富有韵律,朗朗上口,通俗易懂,雅俗共赏,融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再配上表现力强的舞蹈、戏剧等形式,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深受群众喜爱。
在蓝连青等人的努力下,瑶山歌艺术团名气渐响,打开了广阔的市场,还多次参加国家、自治区和市级各类表演,频获大奖,大放异彩。他们用瑶山歌唱响瑶族人的幸福新生活,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镇圩瑶族乡,认识了瑶族文化。
在生活中,蓝连青是优秀的家庭主妇,侍奉老人、教导孩子、料理家务,把家庭照顾得细致入微。结婚多年来,他们夫妻恩爱、孝敬老人、热心助人、邻里和睦,是乡里有口皆碑的“模范家庭”。平时,夫妇俩十分注重言传身教,以德育人,两个女儿也很懂事孝顺,成绩优异。
蓝连青把对家人的关心关爱,延伸到亲朋邻里以及陌生人身上,成就了一种大爱。有这样一件事,邻里至今说起来都交口称赞。街上有一个叫梁伯新的老奶奶,丈夫去世得早,女儿已远嫁,留下老人独自生活。而且,因为丈夫的去世,梁奶奶还被夫家赶出家门,没有了住处,无依无靠。蓝连青知道此事后,收留了梁奶奶,暂时先安顿在自己家里,细心照顾了六七年。后来,她另外帮梁奶奶找到了居住的地方,还时常去帮助梁奶奶做家务活,送些生活用品等。多年来,蓝连青坚持积极主动帮助梁奶奶,直到老人去世。
在女儿卢思颖的眼里,妈妈蓝连青所做之事都是家常小事,难得的是,这几十年来妈妈始终保持着一颗尊老爱老的孝心、助人为乐的热情,这是卢思颖深感妈妈最可贵和伟大之处。看着妈妈站在领奖的舞台上,卢思颖热泪盈眶:“娇小的妈妈就像是一道光,温暖别人,照亮了我们,我爱我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