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珏,快过来!”在南宁市隆安县屏山乡文化村板龙屯,经常看到一位妈妈带着自己十八岁的女儿玩耍,女孩子身材匀称,穿着整洁,头发梳得整整齐齐,见到生人还会低头害羞地笑,除了走路的姿势稍有不同,其他看起来跟正常人没什么两样。这是一对特殊的“母女”,她们之间的缘份要从18年前说起。
2001年1月13日,农历腊月十三。那天清晨,众人还沉寂在冬日的睡梦中,一声陌生婴儿的啼哭奏响了黄凤梅的别样人生。
“那天是星期天,我起得比平时晚了一些。当时我们住在屏山街上,旁边是修车铺,听到孩子的哭声,我就开门出去看。看到门口有个孩子,旁边有张字条写着孩子的出生日期,是2000年农历十二月初九,还有五十块钱和一个坏了的奶瓶……”
提起那天的情形,黄凤梅仍记忆犹新。看着一直哭泣的孩子,她心疼不已,当即打了乡里派出所的电话,再到计生站、民政所,几经奔波却没有结果。“当时民政部门让我先照顾着,找到孩子父母再联系我,可一直没有消息……”面对无人认领的婴儿,黄凤梅心软了,跟家里简单商量后,她把孩子送到医院进行体检,并办好了收养手续,给孩子取名叫少珏。
就这样,已经有了2个儿子的黄凤梅,又多了个女儿。当时两个孩子都在读初中,正是花钱的时候,加上一个嗷嗷待哺的小婴儿,一家人的生活全靠帮人打零工的丈夫撑着,全家人的苦、累可想而知。但一直渴望有个女儿的黄凤梅,被这个婴儿天真无邪的笑容所打动,她暗暗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也要将孩子养大,给她一个完整的家。
看似平静的收养,现实却没那么简单。“孩子慢慢长大,但到了学说话、走路的年纪,孩子却什么也不会,我就有点担心。三岁时候有一次县医院住院,但检查不出问题,到了四五岁女儿还不会走路,我就大概猜到,我担心的事应该是真的。”从那时候起,小少珏成了医院的常客,从自治区人民医院、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再到广西妇幼保健院、南宁市第五医院,只要听说哪里有希望,黄凤梅就带着孩子去检查。最终拿到检查结果,是脑堵塞,智力发育不健全,只有等孩子稍大一些做手术后,才能确定能否有转机。
知道女儿智力有障碍后,黄凤梅没有难过,她认为“这是缘分。”从那以后,她对这个女儿付出了更多的爱。孩子大小便不能自理,经常尿裤子。但黄凤梅从没嫌脏怕累,坚持每天给小少珏擦身洗澡、换尿布、换裤子、换床单。十几年如一日,悉心照顾。特别是冬天,尿床后棉被、床单被尿湿,碰上雨天或回南天,几天都没法晾干,她便用木碳生火烘,用电吹风吹。确保女儿穿着整洁、保暖,再一口一口地喂她吃饭,耐心地跟她沟通。“既然养她,就要让她活得有尊严。”黄凤梅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别人曾问她,本来就不是自己的孩子,又查出这个病,将来的生活肯定会很难,有没有想过放弃?黄凤梅的想法一直很简单,放弃的话,这个孩子怎么办?怎么也是一条生命,人命关天啊!本性的善良使这位农妇毅然决定照顾这个苦命无助的孩子,只为了她能好好活下去。
黄凤梅的两个儿子十分懂事,对相差十五岁的妹妹非常疼爱,每次放假回家,都帮着照顾妹妹,让父母省了不少心。在一家人的细心照料下,小少珏慢慢长大,有了一些自理能力,也能和人进行简单沟通,但为了稳定病情,仍需每天吃药。
为了让女儿接受教育,小少珏10岁的时候,黄凤梅把她送到县特殊学校上学,由于少珏大小便不能自理,她特意到学校旁边租房全程料理。2014年回到老家后,特殊学校老师每月不定时登门上课,教识字、写字、唱歌、跳舞等。每次老师来家里,小少珏都特别高兴,也听话很多。老师走后,黄凤梅就从妈妈变成老师。她买来光碟,让少珏看了跟着学唱歌跳舞、手把手教识字。经过不懈努力,如今的少珏已懂得叫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弟弟等,可以用简单的普通话、壮话进行交流。
早年从礼智林场下岗的黄凤梅,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收入,每次带孩子去医院,至少得花几百块的药费。孩子天性爱玩,经常想要出去玩耍,但由于智力不健全,村里有的小孩欺负她,不跟她玩,她就上前打人,下手没个轻重,这就是黄凤梅最担心的。小少珏只听妈妈的话,为了不让她惹事,黄凤梅只能在家看着她。艰苦的生活没有减少小少珏得到的爱,黄凤梅常说,我们家是困难了点,但只要还有一口吃的,都会先给少珏。
2012年,黄凤梅的父亲胃出血住院,她为了照顾少珏,也没能前往看望、照顾。如今两个儿子均已成家,也各自有了自己的孩子,在县城打拼。黄凤梅偶尔会自责,没有帮他们照顾家庭孩子,“没办法,家里女儿更需要我照顾……”
几年前,黄凤梅领到了退休金,在亲戚朋友的资助下,家里的房子也建起来了,虽然只是简单的毛坯房,日子总比以前好了一些,可女儿许少珏仍是她心中最大的牵挂。
“只要我还活一天,就养她一天,但我担心以后我不在了,谁照顾她?”现在,少珏已经18岁了,许多事还需要旁人手把手帮忙。尽管如此,黄凤梅也无怨无悔。
黄凤梅,这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用母爱的火焰照亮了少珏的人生路,谱写了一曲爱的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