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广大青年应该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怀揣着一份建设乡村的理想,我离开大学校园来到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滋镇已有4个月的时间。回首来时路,心生些许感慨。
从校园到乡村,从学生到选调生,从学习沉淀到干事服务,这一系列的转变在疫情的背景下显得更加迅速。一段时间的经历让我觉得基层政府就像一个庞大的机器,在规范良好的不间断运行之下,是各个科室、各个部门各司其职、恪尽职守的扎实工作。在这样的条件下,初到岗位的一个新人就像一个新加入机器的小小零部件,你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去调整心态、转变角色,迅速适应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迅速融入到机器的正常运行节奏。
因此,迅速调整心态,个人进行正确的自我定位,摆正自己的位置,以积极的态度去学习岗位技能、去掌握工作内容、去熟悉工作环境、去了解村庄概况、去了解群众心理,如此才能渐渐完成角色转变,而在这个过程中,自身必须付出足够的努力,必须采取适当的方法才能做到迅速适应。在这个过程中我一直遵守着老一辈人的口诀“少说少坐、多走多看、多做多干,勤于思考,乐于请教”。
同时,作为一名选调生,又要对自己的工作标准提高要求,一方面要迅速适应工作,另一方面更要做足做好工作,这就要求在日常工作中紧绷一根弦,并付出更多的心血和努力。“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从日常平淡的日常工作中紧绷一根神经,时常提醒自己,绷紧一根弦,不降低标准,不间断反思,不盲目开始,不草草结束。“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乐于从急活、难活、重活中学习,体会“老革命们”的干事思路、干事方法,并在渐渐参与急活、难活、重活中不断反思、反哺自身,形成一套适合自身的工作方法,铸硬干事创业之腿,才能一步一个脚印,走得稳、走得远。
人民群众是我们党执政的基础,党成立以来最大的危险便是脱离群众。群众既是我们的工作对象,又是我们干事的风向标,这就要求我们要熟悉群众、了解群众,想群众之所想,解群众之所急。虽然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人,但当我第一次作为一个基层工作者去到群众家里时,我仍手足无措,不知该说些什么,不知该怎么说,群众想说什么我没听懂,我说了什么群众也不一定听懂。在这样的情况下,我明白必须要增强和群众交流的本领,必须要明白群众所想,必须要加强和群众的联系。
在一次次跟随老同志入户,一次次旁听村干部会议,一次次和群众不完美的交流、一次次向老同志的请教中,在包村包联工作的一次次推进中,讲群众话的本领不断增强,对群众之所想不断了解,与群众的关系不断拉近。在四个月的时间中,有过“至暗时刻”,也曾“动摇”过信心,但长舒一口气,调整几次深呼吸,脑海里是一张张满足的笑脸,心头萦绕的是几句平淡语言,仍不后悔来到基层,仍愿为服务人民而奋斗。这,就够了!
2019年度全国最美基层工作者、宁夏选调生宗立冬回北大招选调生时这样说,“吃事上磨炼之苦,尽为民服务之心,无上光荣!”吃苦我不怕,为民服务是我本心,“我想让乡村变得更好,我想让国家和社会变得更好,这是终极理想,也是牵引我前进的动力。”将个人理想汇入时代洪流,并为实现理想而奋斗。实现理想需要前进,前进的动力就在前赴后继的少年郎身上,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提高干事本领,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扎根群众,磨炼自身,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滋镇 张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