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工作队战友们:
时光倏忽,两年多的驻村生活似流星划破暗夜,短暂而璀璨,丰富而多彩。2018年7月,我们响应组织上的号召,收拾好自己的行装,怀揣着一份青春扶贫济困的理想来到贫困村驻村帮扶,至今已过两年。
两年里,我们在田间地头、院坝角落面对和接触了诸如高龄、疾病、孤寡、空巢、残疾等各类贫困群体,分享到了在党和政府惠民政策扶持下,贫困户顺利脱贫过上“两不愁三保障”幸福生活内心所带来的喜悦,也感受到了他们所面临的忧愁。在走访入户、促膝长谈时,既感动于贫困群众对美好生活强烈的希冀和渴望,也体验到了他们在农村劳作中的磨难与艰辛。
初到贫困村,“人民群众”对我们而言,或许只是政治或历史课本上的一个抽象符号。而如今,经过两年多的扎根基层驻村帮扶,“人民群众”早已成为我们驻村工作队内心深处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
曾经的我们,走访宣传脱贫政策、更换明白卡、完善帮扶手册,跟贫困群众打交道、聊家常显得机械和陌生。而现在,每次入户查看环境卫生,了解家庭生产生活情况都像回亲戚家一样亲切自然,甚至还开起了玩笑。曾经的我们,看到绿水青山、历史古迹,或许一时兴起,拿出手机拍几张照片,发发朋友圈。如今,看到此景,第一反应想到的却是如何利用好当地的生态资源,带动贫困户家门口就业,实现生态富民。
两年来,时间虽短,只要用情,就能感受到人民群众的急难冷暖、喜怒哀乐。地方虽偏,只要融入,就不会因此而感到孤独与无助。平台虽小,只要用心,在平凡的岗位上也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始终相信,脚底沾满泥土地的感觉才会让人觉得既真实又踏实。
11月20日,随着我省脱贫攻坚县际交叉检查小组对贫困村脱贫成效进行全面督查,标志着2020年脱贫攻坚之年驻村帮扶的主要工作已告一段落。
等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时,再回首,我们可以骄傲地说道:在党和政府全力解决困扰中国人民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划时代征程中,我们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历史的参与者,在扶贫路上不负青春,至少我们不曾留下遗憾。
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双河镇犁头村驻村干部 宋劲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