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贺兰县考察调研稻渔空间乡村生态观光园,别具一格的“稻渔空间”令人眼前一亮。在诸多新闻报道中,我特别注意到这个“观光园”的打造者赵建文。他获得过“全国农业劳动模范”等多项殊荣,其中“十佳新型农民”“突出贡献人才”等让人一下子就想起了“行行出状元”的古训,同时也为“乡土人才大有可为”找到了生动注脚。
因“专注”而成才。赵建文从事水稻加工30年,人称“赵大米”,足见他对土地、对稻谷、对事业的执著。始于2012年,43岁的赵建文眼见周边群众水稻种植规模小、品种杂、价格低,便有了打造一个“休闲旅游景区”的想法。于是流转了3000亩土地,聘请水产专家和种植专家对土壤进行检测,“他想寻找出土壤里缺乏的物质,然后进行合理补充”。人才之所以异于常人,就是因为做事比别人更细致、更专注。在大部分人眼里,农民是个“粗人”,农活也是个“粗活”,辛勤耕耘,春种秋收,如此而已。但赵建文和他的“稻渔空间”,几乎颠覆了传统的“农民观”,可以说是“新农人”“新农业”。一个心里装着“事业”的人,即使是农民,所种植的也不再是庄稼,而是梦想。乡土人才或出身卑微,“多能鄙事”;或所从事的工作非常“小众”,“不足为外人道也”,但无论怎样,人因专注而成才。乡土人才如同一粒粒饱满的种子,扎根乡土、积累自己、执著追求,或许就能在希望的田野里更好地萌芽成蕾,开枝散叶。
因“创新”而出众。“稻田画”展示着田园风光的“外在美”,而蕴藏在稻田里的鱼、虾、蟹、贝等,又充分诠释了“渔”的丰富内涵。同时,“利用鱼粪给水稻提供养分,肥水还田,水稻、鱼虾、螃蟹、田螺等和谐共生”。不能不说,“种田”也需要创新!有些乡土人才,所从事的工作或许像“种田”一样微不足道,但只要持之以恒地创新,把“主业”做成“事业”,把“事业”做成“产业”,“土包子”也会变成“香饽饽”。“稻”与“渔”,分开来看,都是传统农民的日常所为,并不陌生;合起来看,又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科学的“互补”。这就是创新,生态循环、一田多用,真正实现了空间节约、绿色环保、循环共生、高质高效等发展理念。赵建文和他的“稻渔空间”启示乡土人才,在专注于“稻”的同时,如果能兼顾“渔”,或许也能创造出一片新天地。“创新”有时就是科学地“嫁接”,正如“稻”与“渔”的组合,因地制宜、兼收并蓄,乡土人才的实践就能迈出创新的步伐。
因“带富”而精彩。人因“智”、因“技”、因“事”而成才,成才不仅仅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人生价值,还在于要能为他人谋生活、谋福利、谋未来。乡土人才因身在民间,大多数与辛勤劳作但收入微薄的基层群众根脉相连,更应当以脱贫攻坚、振兴乡村、带富一方为己任。赵建文打造的“稻渔空间”,平均每亩收益3000元,除去成本可获净利润1000元以上,是普通水稻种植的2倍,加之游客“旅游”过程中就地消费,经济效益和容纳的劳动力是普通种养业的5至10倍,成为增加农民就业、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资料显示,“稻渔空间”每年入园游客达到20多万人次,可解决周边农民80余人就业。园区内188户农民通过土地入股,可得到保底分红和二次分红,亩均实现增收850元。一人成才,泽被四方。如果能像赵建文那样,乡土人才积极把创新、获利的产业园区转化为新型人才的“孵化器”,转化为脱贫攻坚的“杀手锏”,一方百姓能因此脱贫致富、安居乐业,乡土人才焉能不“香飘四海”?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路南街道办事处 方文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