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写材料是不宜激动的

  近日,江苏的戚老师在共产党员网发表了一篇文章《写材料是要激动的》,戚老师认为,写材料需要激动的情绪,拥有了这种情绪,就能以文字为兵马,指挥一场扣人心弦的战斗。对此,笔者是不认同的。不可否认,写材料应当投入真情实感,充盈着丰富情感的文字将会富有活力、不落窠臼,跳出材料的“八股味”。但投入真情实感和激动是两码事,不可混为一谈。在激动的情绪下写材料,如何静心沉思,如何对材料进行谋篇布局,又如何将情思进行更好地结合?写出来的文章如若无思考、无深度、无逻辑,只有让人应接不暇、左冲右突的“情感流”,而不知所云、言之无物,又何谈材料的质量?

  写一篇材料,让自己激动起来很容易,但是让自己静下来却很难。情感的潮水汹涌澎湃,如果少了理智的河床为边界,就可能泛滥成灾,产生偏激的观点,偏离“公转”的轨道。只有真正静下来,文思方能泉涌,妙笔才可生花,才能对现象进行深入思考和剖析,让观点更鲜明,让逻辑更清晰,让情感的血肉找到思想的骨架,从而写出有思想、有价值的好材料

  在我们的生活中,因激动而闹心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说话激动,就容易口不择言,会导致条理不清晰,表达不清楚,甚至会使对方产生误解;再比如喝水一激动,就容易呛到,致使咳嗽不止。不难得出,情绪激动极容易“上头”,一旦“上头”了,写材料就容易失了方寸,乱了阵脚,散了骨架,从而溃不成军。因此,写材料不宜激动

  写材料是不宜激动的,要以理性为先。激动容易任性,但写材料是万万不能任性的,须客观对待、理性分析。尤其是写好一篇大材料,需要对基础资料进行积累和整合,要在材料中充分体现思想的高度和逻辑的条理。在这一过程中,就要围绕主旨,对手头的资料进行理性地判断、筛选和归纳,万不可“胡子眉毛一把抓”,让大材料成为“杂文拼盘”。理性为先,才能用清晰、系统、全面的思维来审视和撰写材料,才能有的放矢,该放事例的地方放上事例,该用数据的地方用上数据,该舍弃的地方大刀阔斧地舍去,让材料的内容更详实,重点更突出。

  写材料是不宜激动的,要以问题为骥。问题是写材料的着力点,写材料须有问题意识。写材料要避免当“标题党”,标题不能为追求新颖而脱离整篇文章内容,也不能像裹脚布——又臭又长,要避免让读者一看标题就激动,一看内容就失望的情形。如何避免?这就要求我们写文章时不能激动,不能跟着感觉走,不能盲目写文章,胡乱取标题。写材料更多是为了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要把问题琢磨清楚,不能在问题还分析得不够清晰透彻的时候,凭着一股激动劲就仓促下笔。问题找不准,方法又如何找得对?写材料要以问题为骥,才能层层深入,把问题呈现得更具体,写出有助于解决问题的材料

  写材料是不宜激动的,要以内容为王。公文中,像欢迎(送)词、演讲稿、表态发言、重要时间节点的讲话等“情感密度”高的材料,之所以鼓舞人心,一部分取决于表达者充沛的情感和善于烘托气氛的能力,但更为重要的,是取决于材料本身的内容,有意义的内容才能有意思,内容的淋漓尽致才能换来情感的共鸣,才能让对方“燃”起来。相较内容而言,写作者的情感不过是“佐料”,是锦上添花的东西罢了,毕竟,再旺的火也不能为“无米之炊”,如果写材料者情绪亢奋,却不关注材料的内容本身,再有情感的字句都是绵软无力的,是撑不起整篇文章的。

  “静者心多妙”。只有静下心来,我们的观察力、思辨力和感知力才会更为敏锐,才能在情感的汪洋里抓住写材料最需要的那一缕,让材料该有的情感基调贯穿文章的始终,从而写出好材料

  写材料是不宜激动的,我在写这篇材料的时候,就很冷静!

福建省龙岩市漳平市溪南镇人民政府 郭素娇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写材料是不宜激动的  不宜  不宜词条  激动  激动词条  材料  材料词条  
文汇

 母亲的入党故事

 改革开放,让农村经济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母亲办了执照,到距村子不远的集市上摆摊裁剪衣裤,每天忙忙碌碌,起早贪晚地辛苦付出,换来了全家人的丰衣足食。  村里的妇女...(展开)

文汇

 @基层干部 这里有一份来自时代的...

 “只有深刻理解了‘三农’问题,才能更好理解我们这个党、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