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识“共产党员网”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
9月底的一天,我在翻看公众号“复兴路上”的文章,在页面底端看到一则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征稿启事,蠢蠢欲动,很想投稿试试,并按提示用手机注册,反复几次都显示失败,我在公众号留言:“注册失败,是否能将稿子直接发公众号”。很快得到编辑回复:“请您具体描述一下遇到的问题,我们给您查一下原因”。稍后在编辑指导下注册成功。
编辑的耐心周到赢得了我对共产党网的好感,投稿热情高涨几度。
我从原来写好的十几篇草稿中选了一篇《留住记忆》并用笔名豆子投稿,很快在“审核通过”栏目看到我的稿件,同时在“复兴路上”的公众号看到编辑留言:“请您使用真名姓名投稿,现在名字是不能推荐”,我又用真实姓名重新投稿,没几分钟“编辑推荐”栏出现我的稿件。在点开链接的瞬间,我的心头一亮,页面题头有鲜红的“共产党员网”、蓝色的“WWW.12371.cn”和黄色的“先锋文汇”字样,“用户中心”、题目和作者单位姓名依次排开。我一看到这样的版面格局,心花怒放,显得我的文章似乎也有了份量。阅读人次随之上升。
兴奋之余,我连续写了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系列小稿《回眸70年——衣着篇》《回眸70年——饭碗篇》等五篇都被刊登在“基层视野-编辑推荐”栏目,这对我写作是莫大的鼓励。
不知不觉中,我对共产党网的“依恋”日渐加深。
在上班的第一时间或利用吃饭、等公交车的碎片时间都会点开网页关注新的动态。在这高手云集的平台,每篇文章都能给我带来新的思路和观点。也方知进入“编辑推荐”不易,标有“小火苗”的文章是精品,“热门稿件”是从“小火苗”中优选胜出的作品。
“小火苗”对我的引力越来越强,成为我追随的目标,我开始琢磨怎么写才能得到“小火苗”。
在猛追“小火苗”的这段时间里,我很用心地写《情愫一缕传家风》《不忘初心红色之旅》《诗赋共产党员网》等几篇都是“审核通过”,反而离“小火苗”距离更远了一截,我开始有点气馁。
但又不服气。
静思,找差距。
通过对一篇篇文章的细读,明显有浮躁急于求成的感觉。并且文章内容与党建关联度不大,政治站位不够高。
一种迷茫的状态。
知其不善,则速改以从善。最要在“速改”上著力。
我调整思路,首先从党章党规、党员教育、先进典型、基层党建、组织工作等栏目系统学起。点击鼠标,我被廖俊波黄大年黄文秀等时代英雄楷模所震撼,当读到老英雄张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的感人事迹,我再次被感动的热泪盈眶。他在部队保家卫国,到地方为民造福。他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借助这些英雄的事迹,在我内心深处潜意识地和自己作对比,弘扬奉献精神、凝心聚力奋斗新时代的强大力量自己做了点什么?
记得在一位首长的文章中读到,在这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应有一种恐慌感的压力,毛泽东在延安时期开展学习运动时提出这样一个概念:“我们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
作为一名党员,我心头更加明确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通过一段时间的远程学习,从思想到文字,从学习到思考多个层面上我都有触动有启发,
在那一份份失败稿件的打磨中,我体会到心与心的交流,感受到荧屏那一端,同样有多位几位老师在指引方向。
当我对共产党员网的“依恋”成为“热恋”,当我读共产党员网的习惯成为常态化,我就在这“热”与“常”的道路上打磨自己,唏嘘慨叹。
慨叹之余,我在学与思,砺与刃的古语中把学用共产党员网作为践行“终身学习”理念的最好平台,一步步走下去,走向更加光明美好的未来。
“网恋”使我不再迷茫。
>>我与共产党员网<<
山东省文联 窦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