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豆腐是个很奇妙的食品,其貌不扬、味道有点特别。但从抗拒到爱不释口,很多人都难逃臭豆腐的“真香定律”。臭豆腐虽臭,但其中的门道不少,像极了基层干部的模样:乍听起来并不高大上,但只要静下心来深入其中,却也别有一番洞天,甚至还有几分酷炫。从黄豆到豆腐,再到臭豆腐,经历的工序不少,而从基层工作“萌新”到独当一面的“大拿”同样需要经历一番淬炼。
臭豆腐“浸透”汗水,基层干部同样辛苦。臭豆腐以普通豆腐为原料,古人讲,“世上有三苦,撑船、打铁、卖豆腐”,可见做豆腐是苦的,但如果没有“浸透”汗水的豆腐,又何来“令人着迷”的臭豆腐。基层工作同样如此,如果没有基层干部的辛苦,就没有基层的发展和稳定,没有基层干部的“负重前行”,就没有基层群众的“岁月静好”和共和国大厦的坚固稳定。如同臭豆腐“难登大雅之堂”一样,基层干部的苦有的时候也得不到应有的理解。对于大部分基层干部来说,再苦再累不叫苦,流血流汗都不怕,怕的是得不到认同、肯定,或是基层群众的一时误解,或是工作上“过度留痕”“过度检查”的要求,都让一些基层干部苦上加苦、苦的不是地方。
臭豆腐需要“发酵”,基层干部需要“点拨”。从黄豆、到豆腐、再到臭豆腐,经历的不仅有捶打,更有升华,最重要是从豆浆到豆腐的“点化”过程,从豆腐到臭豆腐的“发酵”过程。基层工作同样不是简单的重复劳动,也有个“点化”和“发酵”的过程。没有这个过程,工作能力就会原地踏步。加速这个过程,就能成长得更快,特别是要在勤学、善思、主动问上下功夫,获取理论点拨、实践点拨、群众点拨。勤学就是学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看家本领,学会用哲学的方法思考基层、思考自己的工作。善思就是不断地总结基层工作的经验教训,不只是蒙头赶路,更学会抬头看路。主动问就是多向领导、同事、群众请教,更多地掌握基层工作智慧和群众语言。
臭豆腐不重外在,基层干部需要“实在”。仅仅从相貌、气味看,臭豆腐很难和“美食”搭上边,但她却是人见人爱的国民小吃。一碰到臭豆腐,那些争论五仁月饼是不是月饼、豆腐脑该甜该咸的人们都放下了争论,不管不顾地吃起了臭豆腐。原因何在,就在于臭豆腐闻着臭、吃着香,就在于臭豆腐价格低廉、十分亲民,据说营养还很丰富。想想我们的基层工作,看看我们的基层干部,又何尝不是如此。太精致的人是干不了基层工作的,太计较待遇的人是得不到肯定的。无论以前怎么样,来到了基层都要入乡随俗,用脚步、而不是车轮丈量百姓民生,说土话、而不是“官话”实现心心相印,群众在乎的不是基层干部穿得有多好、说得有多漂亮,在乎的只是基层干部有没有带着一个真心,能不能给基层带来变化,能不能让自己生活得更幸福。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高新区社会事业局 戚小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