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重庆考察,并主持召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重庆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跋山涉水、深入基层,走访了位于大山深处的学校和农村,同村民代表、基层干部、扶贫干部、乡村医生等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一起团结奋斗、努力向前奔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干劲和信心。
考察途中的一个细节,令我十分感动、很受启发。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贫困户谭登周家,从屋外看到屋内,详细询问老两口生活和身体状况。新闻画面显示,老太太一直拉着总书记的手,像迎来久违的亲人一样,带着总书记查看家里的情况。在家门口惜别时,她向总书记说了一句“慢慢走”,即使只是从画面的同期声中听到这句再普通不过的重庆方言,也足以让我热泪盈眶。这就是老百姓最朴素的感情、最温暖的信任、最坚定的信仰。
我的家乡也在大山深处,与重庆接壤,由于地缘相近,家乡话与重庆方言无二,所以听到这句“乡音”,觉得异常亲切。小时候,每逢家里来了亲人、客人,奶奶总是热情招待,分别时,会送他们到路边,奶奶还会教我说上一句“慢慢走”,表达一份美好的祝福和期待,祝福一路顺风,期待下一次相逢。
我想,谭登周家门口的这句“慢慢走”,同样饱含着人民群众对习近平总书记这位亲人的祝福、对这位客人的期待。而总书记的到来,注定将成为他们生活中最珍贵的回忆,也注定成为他们脱贫致富奔小康路上最强大的动力。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脱贫攻坚战一定能够如期全面打赢,“谭登周们”也会早日过上更加安定富足的生活。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在老党员马培清家的院子里,对乡亲们深情地说道:“脱贫攻坚是我心里最牵挂的一件大事”。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员干部肩上的千钧重担,是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需要广大党员干部付出辛勤与汗水,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主动到脱贫攻坚的一线、到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火热实践中历练成长,经受考验,磨练党性,增进群众感情,增强做好工作的本领。要统一思想,一鼓作气,顽强作战,越战越勇,同广大群众一道,把党的各项惠民政策落实好,落实到田间地头,落实到百姓心头,落实到发展里头,不断厚植党执政的根基,不断实现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还要把作风建设贯穿脱贫攻坚始终,既要看数量,更要看质量,在长效机制上多下功夫,以“基层减负年”为契机,把工作做到实处,苦干、实干、真干,确保脱真贫、真脱贫,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防止面子工程、“人走茶凉”。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看脱贫攻坚工作做得怎么样。实践证明,党的好政策、党员干部的勤勉工作、人民群众的团结奋斗,换来了日益增强的获得感、幸福感。我的家乡也属于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由于山高路远,土地贫瘠,长期以来经济基础十分薄弱,群众生活比较困难。如今,得益于党的好政策,家乡的发展变化日新月异,精准扶贫有序推进,脱贫攻坚冲锋向前,不通公路的乡村实现了道路通达,没有住房的困难群众住上了安置房,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孩子们上学也基本不再为学费发愁,老百姓看病也能报销很大一部分,基本解决了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正在逐步完善。尽管仍有许多困难,但乡亲们不等不靠,用坚定的信心跟党走,用平凡的奋斗谋幸福,相信日子越来越好。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一句“慢慢走”,是老百姓的信任与感恩;一句“脱贫攻坚是我心里最牵挂的一件大事”,则是共产党人的忠诚与担当。这份美好,弥足珍贵。
北京市海淀区温泉镇人民政府 谭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