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伴随着人民币汇率改革,有关人民币升值过度、错误升值的评议一直存在。人民币不是第一个经历升值的货币,也不是唯一正在经历升值的货币。借助国际比较,人民币升值的有关问题或将得以进一步廓清。
考察历史上和当前国际主要货币的升值经验不难得出结论:在经济增长的上升阶段,本币升值是一种普遍现象,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顺势升值不仅不会改变经济上升的基本趋势,反而会有助于本国产业结构升级,化解资产价格泡沫。国内外不少专家担心人民币更快升值或会引发类似日本广场协议之后的风险,这其实是对日本现象的片面解读。日元的失误在于未能及时升值,而在不得不升值时又采取了宽松低利率的货币政策,为资产泡沫的膨胀提供了适宜条件。德国马克等货币的成功升值证明,升值本身并不具有破坏性,反而有助于经济长期稳定和产业结构升级。因此,我们认为,应继续维持人民币的基本稳定。
在经济快速增长期,本币升值是一个普遍现象。1960年代中期-1990年代的德国、1970年代和1980年代的日本、1990年代后期的加拿大、2002年以来的欧盟和俄罗斯,以及印度、韩国、法国、墨西哥等等,都曾经历过持续五年以上的大幅升值期。国际经验表明,在经济持续增长期,本币币值或有阶段性调整,但主流总是处于上升通道。
不妨看看德国马克的例子。德国马克随着联邦德国经济的发展一直持续、主动、稳步地升值,并在1980年前完成了升值的主要过程。早在1960年代,马克就开始缓慢升值。以1990年的汇率水平为基期100,1965年马克的名义有效汇率为42.9,到1970年已升至49.3,升值幅度为14.9%。1973年2月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崩溃后,马克汇率开始浮动。1972-1979年间,马克的名义有效汇率从51.9升至80.1,升值54.3%。进入1980年代,第二次石油危机甚至也未明显阻挡马克升值。1985年以后马克又进入升值区间,但升值幅度较1980年代前有明显回落。1992年马克的名义有效汇率为102.1,只比1986年升值11.1%,远低于其在70年代的升值幅度。
联邦德国的经济在马克升值过程中表现抢眼。年度经济增长率基本持续保持在4%以上,1970年代前半期甚至高达10%以上。相对于国民经济的强劲增长,物价水平保持相对稳定。即便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CPI上涨也很少超过6%。在马克升值期,联邦德国的贸易余额仍保持了强劲走势。1985年以前年贸易顺差达200亿美元左右,此后一路冲高至750亿美元,直至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合并顺差规模才有所下降。
合理的本币升值不会改变其经济向上的基本走势,同时可以实现宏观经济的稳定。主要经济体的汇率史表明,在本币升值期,绝大多数的国家国内经济持续增长、就业改善、经常账户保持盈余,国际收支没有出现恶化。此外,本币升值有效地抑制了一般物价的上涨。在资产部门,虽然在欧元升值期德国和法国的房地产市场和股市较为活跃,但没有证据表明其泡沫化倾向。战后德国的表现是币值重估的成功案例。1960-1990年马克对美元的名义汇率累计升值2.79倍,在此期间,德国GDP增长率平均在6%水平,物价稳定在1%~7%之间,贸易顺差平稳增长。
短期宏观政策难以改变汇率变动的长期内在趋势,延迟升值会使矛盾和风险不断累积。汇率的长期变动反映了经济基本面的要求,具有强大的内在动力,短期性宏观政策(例如央行在外汇市场上的公开操作)无法改变汇率变动的基本趋势,这已是被各国汇率史所验证的铁律。因此,汇率升值压力宜疏不宜堵,人为抑制不但会造成升值主动性的丧失,而且会使汇率扭曲通过其他方式表现出来,例如国内通胀和资产泡沫等。时间拖得越长,矛盾和风险积累得越大,如果到最后被迫采取一次性的大幅调整,会给经济造成大的震荡。
升值本身并不必然导致资产泡沫,在本币升值的同时采取恰当的国内宏观政策至关重要。日德两国的汇率史显示,升值本身并不一定会造成资产价格膨胀。与本币升值相伴随的货币政策区别可能是两国升值绩效迥异的重要原因。为了继续维持出口导向的经济模式,日元在升值的同时,实行了宽松的货币政策。日本银行希望利用低利率来维持出口企业的竞争力,以便抵消日元升值带来的负面影响。
1986年,日本共四次降低利率,利率水平从1986年初的4.5%下调至1986年末的3.0%。1987年2月,日本利率再次下调,降至2.5%的极低水平,并容忍持续超过10%的货币增长速度,结果导致大量流动性不断流入到金融机构和企业中。但一般物价水平并没有大的升幅,出现了所谓“货币消失”现象,实际上流动性的大量增加最终转为资产价格的上涨。因此,金融缓和政策是资产价格膨胀的主要推手。
与此相对,联邦德国则把马克升值放在一个适度偏紧的货币环境中进行,资产价格膨胀从而得到抑制。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在联邦德国持续了较长时间,1970-1985年,联邦德国基础货币、M1、M2和M3等四个货币指标的增长率均与GNP的增长率相差无几,保持了适度比例。实践显示,偏紧的货币政策有利于经济向更高的均衡发展路径过渡。
不难得出结论,在经济上升期,本币升值是国际普遍经验,顺势升值不仅不会影响经济上升的基本趋势,反而会有助于提升产业结构,化解资产价格泡沫。然而,从国际经验反观中国,一直试图避免日元升值困境的中国,至今所走的似乎仍是日本式道路。其一,在币值明显低于均衡汇率水平背景下,努力抑制人民币升值步伐,这使得随时间推移升值压力有增无减,将来被动大幅调整的可能性日益增加。其二,迄今为止,中国避免了人民币的大幅升值,但似乎并没有避免资产价格的泡沫化。其三,在人民币缓慢升值期,无论是在货币供应量还是在真实利率上,国内事实上执行的是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
多数国家高速经济增长会伴随实际汇率升值趋势,然而,持续贬值是人民币实际汇率在改革开放后经济高速增长几十年中的主旋律。1978年以来的人民币实际汇率走势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70年代末到1993、1994年,人民币实际汇率主要是单边贬值,贬值幅度达2倍左右。第二个时期是1994-1997年,人民币对美元名义汇率相对稳定,实际汇率有所升值。第三个时期是1998-2005年,人民币名义汇率基本不变,实际汇率由于美元疲软而贬值。
“汇改”以后,人民币的升值幅度仍不明显。名义上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已突破7.4元关口,今年1-10月已升值4.2%,自2005年7月以来的累计升幅达7.6%。这个速度并不惊人,菲律宾比索今年9月份一个月的升值幅度就超过6%。更重要的是,最近的汇率变动更多是因为美元疲软,而不是人民币主动调整的结果。今年1-10月,人民币对欧元汇率下跌了3.7%。按贸易加权计算,汇改以来,人民币仅升值2%。
作为开放大国的货币,人民币汇率的弹性亟待增加。日本、德国、俄罗斯等国的经验表明,更有弹性的汇率制度才是大国的首选。因为,要维持汇率稳定,内部经济就需做出调整,对大国而言,这需要较长的时间,也需要较大的代价。基于这种考虑,我们认为,人民币币值的重估应以我为主,从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大局出发做出抉择。
不少人担心人民币更快升值或会引发类似日本广场协议之后的风险,这其实是对日本经验的片面解读。对照德国马克等货币的升值,不难发现,升值本身非但不具有破坏性,反而有助于经济的长治久安。日元的失误在于未能及时升值,而在不得不升值时,又错误地施以宽松货币政策,导致了泡沫经济的膨胀。我们认为,改革开放以来贬多升少的人民币是时候加快升值了,推迟升值可能不是在吸取日元教训,而更可能的是重蹈其覆辙。就可行性而言,以适度偏紧的货币环境缓冲升值预期对资产部门的冲击将会帮助我们接近马克的道路;此外,我国较为有效的资本账户管制也使得国际资本投机人民币升值的风险能够得到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