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印度第一艘国产航母“维克兰特”号下水,印度正式进入了世界海军海姆俱乐部。而且,印度第一艘国产核潜艇“歼敌者”号的反应堆也处于临界状态。这两个事件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标志着印度海军现代化进程正得到快速发展。
但是,国际上对印度的海洋地位并不看好。世界许多国家持续反对印度在海洋活动中发挥明显的作用。同时,中国对印度在该地区日益增强的海上存在也深感担忧。
中国在印度洋扩大了的海上存在可能会导致与其在南中国海问题上的处境截然相反的情况:在南中国海上,中国是沿海国家,印度是外来的大国,而在印度洋上,情况却完全相反。这可能会导致中国干预印度与邻国(巴基斯坦、孟加拉和斯里兰卡)之间的海上划界争端。
未来十年,印度洋有可能成为中国和印度展开较量的新战区。中国和印度正在积极争夺对印度洋的控制权。中国在印度洋地区参与了开发诸如港口、深海采矿、海洋勘探以及打击海盗之类的项目。
近年来,中国在印度洋沿岸建立了一系列的港口合作关系。如:中国加大了对斯里兰卡的投资,中国对斯里兰卡的援助计划是投资这条印度洋最繁忙的航线上的海港,2007年,中国获得在汉班托特投资建设可以停泊世界最大商业和海军舰船的港口权利,中国的海军、海事工程人员和港口建设工人计划用5年时间建造完成。2012年6月,中国投资15亿美元兴建汉班托特深水港开始运转,成为印度洋至太平洋地区所有舰船的最重要的后勤补给中心。此外,中国也在支援斯里兰卡海军建设。在港口建设和基础设施等方面,中国加强了在印度洋上的军事存在。今年年初,巴基斯坦将港口经营的控制权交给了中国企业,由中国援建瓜德尔港。
而中国在印度洋地区的商业投资活动被西方媒体炒作称为中国在印度洋上的“珍珠链”。所谓的中国“珍珠链”包括孟加拉(吉大港)、缅甸(实兑港和可哥岛)、斯里兰卡(汉班托特)、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和坦桑尼亚(巴加莫约港)。印度洋沿岸已经成为中国主要的贸易路线,中国已成为印度洋重要经济力量。中国海军在打击加勒比海域海盗也取得了显着成绩。但是中国海军大量的行动主要是为了训练海军,让各国停止与中国的领海争议,特别是南海问题。
随着中国全球利益的不断拓展,作为维护世界和平的一支重要力量,未来十年,中国军队将越来越多地参与国际维和、人道主义救援、反恐反海盗等海外军事行动。中国军队虽不会建立西方式的诲外军事基地,但并不排斥按照国际惯例建立若干海外战略支撑点,中国可以在平等、互利与发好协商基础上,在他国建立相对固定的海外补给点、人员休整点以及舰机靠泊与修理点。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对石油等能源资源的需求不断上升。但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石油供应缺口几乎不可能依靠国内石油工业的增产弥补,事实上从1993年开始,中国就已成为了石油净进口国。其中来自非洲的原油比重迅速增加。
中国海军可能将在印度洋建立首批战略主撑点。这批战略支撑点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平时舰船油料、物质补给点,如吉布提吉布港,叶门亚丁港、阿曼萨拉拉港,补给方式主要按国际商业惯例;二是相对固定的艇船补给靠泊、固定翼侦察机起降与人员休整点,如塞舌耳,启用方式以短期或中期协定为主;三是较为完善的补给、休整与大型舰船武器装备修理中心,如巴基斯坦,使用方式以中长期协定为主。
未来十年,中国有望在印度洋地区最终形成以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缅甸为核心的北印度洋补给线,以吉布提、叶门、阿曼、肯雅、坦桑尼亚、莫三比克为核心的西印度洋补给线,以塞舌耳、马达加斯加为核心的中南印度洋补给线的三线远洋战略支撑点态势,从而进一步提升我国有效承担维护国际海上战略通道安全、维护地区及世界稳定的大国责任与能力。
近年来,印度对中国在印度洋事务上的做法多有猜忌,并紧盯中国在印度洋的活动,尤其担心巴基斯坦瓜达尔港会对中国海军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