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规模小、信用低。我国中小企业大多经营规模较小,产品通常属于劳动密集型的、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直接导致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低。工资低、保障不够健全,难以吸引优秀人才,人员流动频率高。这类企业的管理通常采用家庭式管理方式,管理机制不健全,容易引发道德风险。中小企业规模小、自有资金少、人才匮乏、创新能力弱以及缺乏一定的保障机制,破产倒闭现象经常发生。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的不稳定性导致其难以吸引资金的进入。
大多数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不够规范,信息不透明。有些企业为了应付税务部门及国家各级检查部门的检查,同时准备多本账本,掩饰企业真实的盈利情况。中小企业经营者普遍信用观念淡薄,经常逃税漏税、拖欠利息、逃债等,导致中小企业整体信用不良。金融机构及其他投资者因为中小企业的低信用度,通常设置较高的融资门槛。中小企业从金融机构融资困难时则采用民间筹资的方法,支付的利息高出银行利息多倍。企业融资成本与风险不断增加,一旦经营失败便走向破产。
金融机构的惜贷行为。金融机构在中小企业申请贷款时,要评估企业的现金流量与企业信用。中小企业因其规模小、固定资产少、在所属行业内缺乏一定的影响力以及财务信息不透明等因素,在金融机构的信用评估中等级较低。中小企业所处的行业通常是具有高竞争性、经营风险大、淘汰率高的行业,金融机构认为中小企业的风险承受能力与大型企业相比较低。如图1所示,在收益率同为C的情况下,贷款给中小企业要承受更多的风险。在风险都为A的情况下,只能获得更少的收益。因此,金融机构较青睐贷款给大型企业。
由于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企业有隐瞒财务报表真实信息的可能。金融机构为获得中小企业真实经营状况需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贷款成本上升。贷款使中小企业存在着成本高、收益少、风险大等问题,因此金融机构通常选择不贷款或少贷款给中小企业。
政府扶持力度不够。政府在建立和维护社会诚信环境方面有待完善,对金融机构监管以及中小企业扶持方面的措施尚不健全,融资政策力度不够。长期以来,我国的信贷扶持政策都是向大企业倾斜,大量的中小民营企业难以获得银行信贷,也难以享受到投资补贴以及贷款贴息等优惠政策。同时,维护中小企业融资权益的法律法规建设尚不完全,融资权益得不到保障,信用担保体系还不够完善,中小企业贷款困难,难以实现持续发展。
企业的规模大小与信用高低直接关系到融资的难易。中小企业的规模和信用短期内无法得到显著提高,具有盈利性质的金融机构在选择贷款方时倾向于大企业,由此导致中小企业在发展初期难以获得金融机构的贷款。而金融创新优势在于:分散投资者的风险,降低成本;增加金融资产流动性,减少中小企业对银行的依赖;减少信息不对称和代理成本问题。因此,金融创新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关键。
金融工具创新。股权融资:包括发行股票、配股、债转股等。企业在发展、壮大时期,需要大量的资金,但是由于企业的产品和市场还不够成熟、风险较大且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使得企业无法从公开正式的资本市场、金融机构获得资金。股权性资本的介入,可以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以及收益与风险等级不一致的问题,提高企业融资成功率。
企业成长过程有较高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以债权方式进入,企业在缺乏可抵押资产的情况下破产,损失的主要是债券投资。一旦成功,债券投资也只能获取固定利息。由此可见,债券投资的风险和收益不成比例,无法激发投资者的积极性。股权投资则可以解决风险与收益不对称的问题。在进行股权投资时,投资者作为创业者、经营者,对于企业、产品的情况了解的真实程度比外部投资者要精确,更能把握好企业的未来走向。在股权资本进入初期,现代企业制度直接赋予股权投资者董事会中的相应席位以及控制权,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和管理,能够充分掌握企业的真实信息。中小企业每一个阶段的成长都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股权融资能够为其提供稳定持久的资金来源,有效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
贷款证券化:指商业银行通过一定程序将贷款转化为证券发行的总理资过程。具体做法是:商业银行将所持有的各种流动性较差的贷款,组合成若干个资产库,出售给特定交易信托中介(Special Purpose Vehicle 简称SPV),再由这些信托中介以这些资产库为担保,通过资本市场发行具有良好评级的证券来募集资金,购买原资产所有人项目的未来现金收入的权利。银行在出售贷款的同时将它拥有的资产权利和相应的风险转移给信托中介。①银行通过贷款证券化降低了贷款风险,使银行经营更加灵活、安全,提高收益率,扩大贷款范围,激发企业的积极性。
高新技术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新支柱,该产业以其高风险、高投入、高收益的特点区别于传统产业。高新技术类中小企业对资金需求量更大,没有大量资本的注入,就无法形成新增长点。企业融资与传统类中小企业相比更加困难。因此,可以通过贷款证券化的做法,将中小银行的风险贷款与一些优质贷款组合、匹配后出售给国有大型银行。国有大型银行再将其出售给投资者,发行贷款担保债券。通过这样的方式降低银行风险,同时让一般投资者分担中小企业成长的收益与风险,为中小企业的发展筹集稳定的资金。当前,贷款证券化的条件尚不成熟,可以先进行试点,不断完善之后再全面推行。
融资租赁:是融资与融物相结合、贸易与技术更新一体的金融创新。融资租赁实际上是企业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通过租赁公司融资,购买所需设备,并且支付租金。这种方式与企业的信用和规模关系不大,是以租赁的设备为担保,一旦出现不能及时收回租金的情况,租赁公司可以收回租赁物。租赁公司通过发行设备抵押债券进行融资,向设备供应商购买设备,出租给中小企业,收取租金。在合同正常履行时,租赁公司扣除应得收益后向投资者偿还债券。若中小企业违约,则按照折旧扣除违约金并将设备退还给供货商。在供货商无力收回设备的情况下,租赁公司承担收回设备的责任。
通过融资租赁,中小企业设备更新与技术改造将更为便捷。中小企业可以和租赁公司签订各种不同的合约,租金的支付额可以商议,支付时间可调整,十分方便灵活。对中小企业而言,融资租赁具有提高资金利用率、节约成本以及延长融资期限等优点。可以运用融资租赁的方式来帮助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的中小企业向现代化企业转变,更新生产设备,提升技术档次,实现产品升级。但是,融资租赁在我国还不够成熟,其稳健发展需要政府在税收、信贷、外汇、补贴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可以通过对租赁业的支持来激发租赁公司的积极性。国家还可以通过设立融资租赁专项贷款扶持融资租赁业的发展,并且鼓励融资租赁公司通过向社会募集资金、发行公司债券等方式发展壮大,解决更多的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机构要把金融创新作为促进发展的重要手段,从根本上破除制约金融发展的体制和机制的障碍。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完善风险管理机制。立足市场,以市场需求为基础,开发适合中小企业的金融产品、金融服务、金融工具等,实现金融市场的细分化,提高专业水平。建立中小企业的投资银行,帮助发展成熟的中小企业上市,也为具备一定经济实力和条件的公司以私募形式融资,使企业达到上市标准。②金融机构的创新还应当体现在金融与生产的一体化方面。我国的金融机构市场应当细分化,成立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专门部门,和众多中小企业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相互促进,实现“企业-银行”的联合发展,依靠联合体对抗外来风险。进一步规范信托公司、财务公司、证券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产品和功能,以适应中小企业多样化的融资需求。
金融机制创新。第一,建立融资信用担保机制。2010年3月,国家七部委联合发布《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规范了融资性担保公司的行业规范和行业自律。管理办法的颁布实施,为那些合法自律、规范经营的担保机构树立了新的标杆,为中小企业融资难开辟了一条崭新的路径。
稳健的信用担保机制在中小企业融资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应当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并且引入竞争机制,用会员制来规范操作和控制风险。对于非国有中小企业要消除歧视,鼓励其发展。只要中小企业有利于经济增长、解决就业问题以及推动科技进步等,不管是何种所有制形式,都要公平对待。建立有效的担保资金利用机制,保障担保资金的有效收回。担保机构对于申请担保的企业进行信用评价,对各个方面开展认真审核,确认企业的担保资格和担保额度,并对担保资金的运营进行监督。签订担保合约,明确担保机构、银行、企业之间的责任,避免贷款银行随意转嫁风险。设立“风险基金”账户,对中小企业中从事新产品、新技术等研发的企业进行资金支持与监督保护,用以扶持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发展。另外,毋庸讳言,很多风险其实并非都是来自担保机构外部,而是来自担保公司内部管理疏漏,要积极健全和大力加强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内部组织建设,建立一套独立的岗位定义和完善的内部流程,规避大股东独断专行的局面和部门之间互相扯皮的现象。在此基础上,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形成企业文化“软实力”。
建立完善的融资服务平台,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企业角度看,解决了融资需求,推动了企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对于金融机构来说,规避了信贷风险,提高了业务效益和金融安全稳定;从政府层面看,增加了财政收入,加快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从而,实现政府、金融机构、实体经济的互利共赢,最终实现企业、银行、个人“三位一体”的稳健的信贷体系。③
第二,推进小企业金融服务的“六项机制”。对中小企业融资进行金融创新,必须积极推进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六个机制:利率风险定价机制,根据风险程度制定相应的利率,抵补贷款风险。建立科学的金融风险评估和风险保障体系,在人事行政、风险核查、风险担保、风险化解及各个环节严格实行市场化运作和企业化管理;独立核算机制,单独考核中小企业贷款业务的成本和收益。通过分析客户经营风险,来确保企业在信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更好地利用信贷杠杆服务实体经济发展;高效的审批机制,实现贷款工作的标准化,简化贷款手续,提高效率,满足中小企业贷款“小、频、急”的特点;激励约束机制,建立业绩考核和奖惩制度,调动信贷人员工作积极性。建立政府、银行、证券、保险、担保、期货等多领域的信贷合作伙伴网络和广泛的人脉资源,准确及时把握各个行业整体信息,迅速熟悉目标企业基本情况,为相关决策提供客观可靠的数字依据;专门人员培训机制,通过开展专业培训,提高信贷人员专业素质。建立高素质专家团队,组成金融、证券、汽车、房地产、法律、税务等专业领域的“智囊团”,凭借多年的银行信贷和投资管理经验,熟悉银行信贷审批程序及国内外融资渠道,及时、全方位、多领域为客户提供专业化金融服务。④;建立违约信息的通报机制,增强市场约束,防范风险。选择信誉可靠、致力于长期合作的企业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及时发现合作伙伴经营异常情况,有效规避商业风险。通过推行“六项机制”,优化贷款结构,防范风险,以体制创新促进银行业的改革与完善,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⑤
第三,挂牌企业融资。针对众多轻资产企业因无固定资产抵押无法取得银行贷款的融资需求特点,平安银行、民生银行、杭州银行等多家银行为配合平安证券全国股份转让系统保荐业务的开展,2013年推出挂牌企业小额贷专项产品。即企业通过平安证券完成挂牌,即可从平安银行得到以公司股份质押方式作为担保的3年期循环授信,授信额度不超过企业净资产的40%~60%。当企业挂牌后,因投资人购买企业股份,形成每股交易价格超出净资产部分,银行可就质押股份价值超出净资产部分提供授信增额。挂牌企业股权融资方面,允许公司在申请挂牌的同时定向发行融资,也允许公司在挂牌后再提出定向发行要求,可以申请一次核准、分期发行。
结语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国家政策法规、企业、金融机构等各个层面的相互配合。在金融创新不断推进的过程中,中小企业也应当加强企业内部治理,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健全企业制度,公开企业信息,积累企业信用,与金融机构建立良好的借贷关系。不断扩大企业规模,以达到上市的标准,利用股权融资方式来拓宽融资途径。在企业的成长中,要注重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研发新技术、生产新产品的方式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投资。总之,中小企业要适应不断推陈的金融创新,提高企业实力,根据自身发展各阶段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融资方式,切实解决融资难的问题。
【作者分别为河北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四川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
【注释】
①杨秦:“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与金融创新”,《中国科技产业》,2000年第9期。
②刘晓霖:“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财会通讯》,2010年第2期。
③苍喆,王小庆:“为企业融资撑万里晴空”,《中国商界》,2012年第3期。
④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银监会建立完善六项机制推进中小企业贷款工作,http://zxqys.ndrc.gov.cn/rzdb/t20051130_52077.htm,2005年11月30日。
⑤刘福君:“利济天下,有容乃大”,《中国商界》,2012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