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拉美在地理上相距遥远,中国民众对拉美地区的了解依然非常有限,很多人都还没有意识到近年来中拉关系的显著进展以及拉美地区对于中国长远发展的重要性。习近平主席此访或将具有使中国社会各界重新发现拉美的重大意义。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今天出发,对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哥斯达黎加、墨西哥等拉美三国进行访问,这是习近平主席第二次正式外访,也是中国新一届领导层推动“全方位外交”的又一次重要实践。就在习近平出发赴拉美的同一天,美国副总统拜登刚刚结束访问拉美。拜登此行到访哥伦比亚、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以及巴西。而就在本月初,美国总统奥巴马刚刚访问墨西哥和哥斯达黎加,并在哥斯达黎加同中美洲国家领导人举行特别首脑会议。由此,美国正副总统罕见地在同一个月到访拉美。
在这一背景下,有关中美争夺拉美的说法更加流行。
中国与拉美在地理上相距遥远,中国民众对拉美地区的了解依然非常有限,很多人都还没有意识到近年来中拉关系的显著进展以及拉美地区对于中国长远发展的重要性。习近平主席此访或将具有使中国社会各界重新发现拉美的重大意义。
早在1988年,邓小平同志就曾指出:“人们说21世纪将是亚太地区的时代,但我相信也将是拉丁美洲的时代。”21世纪的头10年,拉美的国际地位呈现快速上升态势。据联合国拉美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的统计,拉美的国内生产总值从2002年的1.86万亿美元上升到2012年的5.6万亿美元,2011年人均GDP超过8500美元,2012年该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3.1%,高于全球2.2%的增长预期,2013年拉美地区经济预期增长3.8%。
过去10年,拉美国家在减贫和消除社会不公方面取得的成就也是值得称道的。世界银行负责拉美和加勒比事务的副行长哈桑·图卢伊指出,2003-2013年间拉美地区7300万人口实现脱贫,中产阶级扩大了50%,增加5000余万人,“在全世界的不公平现象越来越严重时,拉美地区的社会不公却出现40年来的首次大幅下降”。美洲开发银行行长莫雷诺曾为英国《金融时报》撰写《欢迎进入拉美时代》一文,他充满自信地表示:“尽管毒品走私和移民等问题仍然主导并扭曲着拉丁美洲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但在过去20年里,这一地区已悄然经历了意义深远的变革……经受过金融危机的洗礼之后,拉美国家目前有机会与亚洲国家一道,引领全球经济复苏。”
拉美实现巨大发展成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拉美国家纷纷改善自身经济社会发展方式,逐渐走上了稳步增长之路。20世纪八九十年代,拉美是各种经济危机的重灾区,通货膨胀率长期居高不下,债务负担十分沉重,财政赤字得不到控制,汇率经常大起大落。以“国有企业私有化、贸易自由化、放开外国直接投资、允许市场设定利率水平”等为主要内容的“华盛顿共识”或新自由主义模式受到质疑。2001年阿根廷金融危机使整个拉美地区陷入衰退,但是这场危机也促使拉美各国对已持续近20年的新自由主义模式进行反思和改革。以委内瑞拉为代表的激进左派国家主张彻底推翻新自由主义改革方案,以巴西为代表的温和左派国家主张在坚持过去改革道路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和深化,但双方都把增进社会公正作为重要目标。
查韦斯经济改革的重要主张是促进“内生发展”,即委内瑞拉应当依靠自身力量发展经济,逐步摆脱对外部的严重依赖;同时能够充分利用丰富的资源,将其转化为社会消费产品,满足人民需求,最终实现社会公正。查韦斯提出,“最好的社会政策是满足人民的需要”。2003年以来,为了更快、更有效地解决严重的社会问题,查韦斯政府开始实施一系列被称为“使命”的社会救助政策,如旨在消除文盲、让成年人接受基础教育的“罗宾逊使命”;增加中学和大学入学率的“苏克雷和里瓦斯使命”;进行再就业培训的“重返工作使命”等等。
素有“拉美巨人”之称的巴西拥有851万多平方公里和近2亿人口,分别占拉美总面积的40%和总人口的34%。2002年卢拉政府上台后大力整顿经济,发展出口,实行浮动汇率制,削减公共开支,有效控制通胀。2011年,巴西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卢拉执政8年间推出社会发展计划多达30余项,包括以资助贫困儿童入学的“家庭救助金计划”、提高贫困学生大学入学率的“全民大学计划”、实现贫困地区通电的“全民电灯计划”、改善中低收入阶层住房条件的“‘我的房子、我的生活’计划”。巴西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不平等问题得到明显改善。
从委内瑞拉和巴西这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拉美国家近10年发展历程看,更加注重经济发展长期性、平衡性、内生性以及更加注重社会公正、民生诉求的发展模式在该地区已经深入人心。
此外,区域一体化不断发展是推动拉美地区国际地位上升的另一重要因素。值得注意的是,2011年12月,拉美及加勒比国家共同体(拉共体)正式宣告成立,这是首个将美国和加拿大排除在外的拉美地区性组织。巴西总统卢拉认为拉共体的建立表明拉美国家实现了联合自强的“玻利瓦尔梦想”。
当然,良好的自然禀赋是拉美地区不断实现巨大发展成就的重要保障,在能源方面拉美有望成为“新的中东”。拉美和加勒比总面积207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3.8%,人口仅占世界总人口的8.6%。油气、矿产、水利、农牧渔等战略性资源富集,森林和草原面积分别占世界总面积的24%和15%,淡水资源占全球15%以上,生物多样性资源丰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赋予了拉美和加勒比较强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雄厚的发展基础。
过去10余年间,中国与拉美经贸关系的发展可圈可点,成为促进拉美发展的重要积极因素。中国已成为拉美和加勒比第二大贸易伙伴国,拉美和加勒比也是全球对华出口增速最快的地区之一。2000年,中拉贸易额首次突破100亿美元,达到126亿美元;2011年达到创纪录的2415亿美元。预计未来五年中拉贸易额将突破4000亿美元。拉美经委会预测,中国2015年将超过欧盟,成为仅次于美国的拉美第二大投资来源地。
2013年3月,美国智库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对拉美和加勒比地区26个国家4.1万民众进行的民意调查显示:23%的受访者认为中国即将成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国家;22.3%的民众认为本国与中国的关系将会更加紧密,发展潜力大于与美国的关系。总体而言,受访地区民众对中国的印象属于“中立”和“积极”范畴,63%的受访者认为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介于“积极”和“非常积极”之间。
虽然在过去十余年中拉美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但拉美地区的未来发展仍面临许多旧难题和新挑战:经济发展方式缺乏可持续性;贫困、有组织犯罪等社会问题仍未根除;快速城市化、粮食生产、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日益突出。拉美地区一体化出现“五驾马车”并存的情况——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南方共同市场、美洲玻利瓦尔联盟、太平洋联盟和加勒比共同体,这些地区组织之间微妙的“竞争”关系从长远看并不利于拉美国家实现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
尽管拉美地区的发展存在诸多挑战,但拉美的崛起态势毋庸置疑。2013年5月7日,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选举在日内瓦落幕,来自巴西的候选人阿泽维多最终成为现任世贸组织总干事拉米的接任者。这是拉美崛起的又一重大标志。面对一个实力增强、潜力巨大、前景看好的拉美,中国应抓住机遇,更加积极有为地拓展与拉美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